“牙塘酒曲”“牛犊爷”诞生的地方本报记者 马琼洁

民族日报 2019-04-26 10:36 大字

远来的是亲戚

近来的是邻居

爱喜的高杆上喜鹊叫

叫来叫去亲戚们到

……

来到和政县买家集镇的最南端,在太子山脚下,一路烟雾缭绕,仿佛进入仙境一般。这首美妙独特的“牙塘酒曲”,就出自这个仙境般的小山村——石咀村。

“牙塘酒曲”是牙塘地区流传的酒曲,唱起来非常独特,音调朴实简洁,唱词既有说古道今,历史典故,亦有农事趣谈,民俗俚曲,唱起来别有一番韵致。2009年8月,“牙塘酒曲”被列为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和政的古人们较早掌握了土法酿酒的技术。因和政地处高寒阴湿地区,喜爱饮酒的人特别多,尤其是牙塘一带,地处太子山下,更是山高地凉,当地百姓更喜饮酒。牙塘地区的百姓在茶余饭后、喜庆之际、亲朋好友相聚之时,常常用酒招待客人,在待客中,行令饮酒,并以唱酒曲助兴,牙塘酒曲也由此而来。

“酒是个喷喷香,手拖了手来进酒房,有钱的酒桌上坐呀,没钱的门前站……”一首“牙塘酒曲”在石咀村党支部书记杨希华口中信手拈来。

杨希华在石咀村当了十八年村书记,他从15岁开始唱牙塘酒曲,几乎所有曲目,他都朗朗上口,带动了不少人喜欢这种艺术。他告诉记者:“‘牙塘酒曲’是祖传的一种民间艺术,我们祖祖辈辈相传下来的。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这门民间艺术,让它代代传承下去。”

宴席曲也是“牙塘酒曲”的一种,经常传唱于亲友聚会和喜庆宴席上。但这种古老的唱法濒临失传,目前石咀村仅有少数几个人会唱。提起宴席曲,罗六六祖孙四人的吹拉弹唱在当地人尽皆知。

今年70岁的罗六六老人从小自学各种乐器,从一开始的二胡再到后来的三弦、板胡、四弦,他一路自学、尝试,感染了村上和周边群众,纷纷前来加入他们的“团队”。近几年也收了很多学生,他们一起登台演出。

“最让我难忘的是1969年,我第一次在村上表演,当时非常紧张。后来,参加的多了也就慢慢适应了。现在我们一年至少有四、五场演出。我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学会这种文化,不要让它失传。”罗六六说。

石咀村是一个神奇的小山村,不仅有“牙塘酒曲”这一种民间艺术,这里至今还保留着一种古老而简单的民俗活动,给这个小山村增添了一层神秘色彩。这种民俗活动叫“牛犊爷”。

据了解,牙塘“牛犊爷”的表演角色不多,仅有二十多人。主要有喜神两尊,画匠一人,法师八九人至十几人不等。牙塘“牛犊爷”是挨家逐户进行表演的,“牛犊爷”进入农户庭院,白法师和喜神载歌载舞进入农户上房,喜神向户主说祝福词,用道具在户主的脸上划一下,以示赐福。其后,画匠上场表演,用蘸墨的毛笔在户主脸上涂画,边画边唱祝福词,祝福庄稼丰收、农户平安。如今,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创新演变成为人们春节期间娱乐的主要项目,传承发展于农户之中。

牙塘“牛犊爷”于2017年成功入选第四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石咀村民风朴实,群众热爱生活,他们以自己独特的艺术方式,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是这些独特的文化艺术让这个美丽的小山村平添了很多神秘色彩,让更多的人想走近它,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新闻推荐

2019年厦门—临夏携手奔小康义诊活动启动

本报讯(记者陈礼娟)4月9日,2019年厦门—临夏携手奔小康义诊活动启动仪式在和政县举行。州委常委、副州长邱武伟出席启动仪式...

和政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和政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