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益教育从“捐赠”走向“赋能”
新华社上海4月15日电(记者 潘清)“我曾经是一个自卑的山里孩子,很幸运在五年级时遇到了‘梦想课程’。它教给我勇敢和自信。”毕业于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和政县新集小学的牟玉兰,成了村里第一个走出大山的本科生。
牟玉兰所说的“梦想课程”,是由上海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开发的全人教育课程体系。过去12年来,这个5A级公募基金会共建成了3300多间承载素养教育的学习空间“梦想中心”,累计服务师生超过360万人。
“当缺衣少食的绝对贫困逐渐被消灭,教育资源的不公平或许成为人与人之间的最大不平等。”真爱梦想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潘江雪说,在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公益教育应更注重培育孩子们的终生学习能力,教会他们如何在未知环境中保持心智平衡、人格健全。
如果将1989年启动的“希望工程”视为第一步,我国公益教育至今已经走过了30个年头。30年间,从捐钱捐物建学校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能上学”,到为乡村教师提供培训帮助孩子“上好学”,再到通过素养教育让孩子们“学得好”。伴随传统慈善向现代公益的理念转变,公益教育也开始从“捐赠”走向“赋能”。
越来越多的公益教育机构选择“赋能”作为主题和目标。
据潘江雪介绍,作为与基础教育互补的结构化课程体系,“梦想课程”矩阵中包括了培育感知与联结能力的“有爱”课程、培育思考与选择能力的“求真”课程,以及培育探索与行动能力的“追梦”课程,累计开课达到247万节。
为了让偏远地区的孩子们也能从“梦想课程”中获益,基金会还开发了“移动版梦想中心”。2015年至2017年,“梦想大篷车”先后完成了素养教育西部行、丝路行、公益新长征,2018年的素养教育边疆行行程超过3万公里,2000余名校长和老师、1.2万名学生从中受益。
2013年,赋启青年发展中心在上海成立,启动了关注非沪籍农民工随迁子女的“新公民之声”公益项目。
“我们发现,这些孩子跟随父母来到大城市,需要面对来自学校、家庭、就业、人际交往等多方面的压力,自我认知和价值感偏低。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这些孩子赋能。”项目负责人之一的陈双卯说,这个项目帮助随迁子女群体立足自我视角进行观察和探索,确定职业发展方向,并对“职业人”角色进行实地体验。数年来,已有逾万名随迁子女参与过这一项目。
企业对于公益教育的参与方式,也不再重复过去的“一捐了之”,孩子们的能力塑造、人格养成成为其关注重点。
2018年初,中国平安宣布启动总投入高达100亿元的“三村建设工程”公益项目,面向农村干部、农村医疗、农村教育三个方向实施产业扶贫、健康扶贫和教育扶贫。
同年4月,中国平安村教扶贫智慧教学平台“三村晖”上线。在山东曲阜孔庙“半部论语游天下”,赴江西婺源田野乡间“AI作曲谱新诗”……借助现代科技的远程直播,把丰富多彩的实景教学送到偏远村校的课堂。
平安集团董事会秘书盛瑞生表示,“三村晖”一端统筹优质社会师资资源,尤其是师资更为短缺的美学教育、音乐教育和育人教育,另一端向山区校园注入文化动能,通过科技的力量为教育“赋能”。
新闻推荐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王睿君眼下,正值春耕备耕的大好时机。和政县一批“田秀才”将春耕生产实用技术培训送到了田间地头,面...
和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和政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