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扶贫+科技”:创新驱动“拓”市场——环江“扶贫+”模式探索系列报道之科技篇 本报记者 王月华 通讯员 覃日泉

河池日报 2017-03-10 12:24 大字
 

用好科技武器,助力脱贫攻坚,这是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创新谋发展的工作利器和动力。

曾馥平,环江县委常委、科技副县长。1994年,他受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委派,来到环江进行异地扶贫科技开发的前期工作,至今已扎根毛南山乡23年。他在贫瘠的大石山上刨地置业,建立肯福异地安置科技扶贫示范区,探索“科研机构+公司+基地+产业”的扶贫新模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肯福模式”,获得中国科技扶贫杰出贡献奖、全国十大科技扶贫标兵、全国扶贫开发先进个人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莫国斌,出身环江一个普通的农家,却被誉为毛南族的“爱迪生”。他于2013年回到环江创业办公司,致力LED节能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他手握12项国家发明专利,销售团队达300多人,年销售额400多万元,进驻河池·环江工业园,继续科技创业梦。

谭江永,环江县下南乡的毛南族小伙子。他在自家楼顶攻克竹自行车制作装配技术难题,并设计装配出第一辆竹制自行车,远销瑞典。目前,他在环江成立竹制品公司,专门从事本地竹制品、工艺品的创意研发和生产,产品远销海外。

他们,是以科技驱动、以创新引领在环江脱贫攻坚战线的几个人物缩影。通过借力科技,优化产业,环江为脱贫攻坚事业插上了可持续发展的翅膀。

织牢“两张网”,以科技支撑助推扶贫。一张网是***大数据监测管理网络,另一张网是100%覆盖全县贫困村的科技人才支持网络。通过引入集图、表、像、数四位一体的大数据平台,环江实现了脱贫攻坚动态监测、科学分析,实现工作全程看得见、查得到、可追踪。2016年以来,环江继续加大对60个贫困村的科技扶助力度,实现科技特派员人才网络全覆盖,通过组织开展农业科技培训、播放科技宣传节目、开通“三农”科技信息网等手段,确保新品种、新技术顺利进村入户,为精准扶助、农民致富提供坚实保障。

实施“两手抓”,以科技产业助推脱贫。抓科技扶贫项目申报。2016年,环江成功申报自治区级科技开发项目课题5项,完成全年发明专利申请量91件;开始实施总投入2500万元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喀斯特峰丛洼地石漠化治理与民生改善项目;环江农业科技园项目进入自治区级认定评审阶段。抓科技扶贫产业实施。该县厚植绿色生态优势,联合社会力量,引入第三方科研支持,广泛动员贫困户参与,实现稳定增收。2016年以来,引进新型特色产业光伏发电项目,在60个乡镇全面布点装机,目前,已有50个点并网发电,贫困村有了稳定的集体经济收入;科学技术推动产业转型,为环江培育出一大批现代新型农业主体,目前,全县拥有自治区、市、县、乡级农业示范区23个;培育出新品种“柚中之冠”红心香柚,大力推广薄壳山核桃种植,成为全县两大特色新兴产业;此外,在水源、明伦、长美等拥有生态优势的乡镇发展现代中草药产业。2016年,环江被央视评选为中国“十大最美收获地”。

科技扶贫,点土生金。在脱贫攻坚的这条康庄大道上,环江还在继续探索,大步向前。

新闻推荐

城关、七里河警方联手破获跨区域特大运输毒品案

◇记者金振华特约记者王成军鑫报讯昨日记者获悉:8月25日,在兰州市公安局统一指挥下,城关公安分局与七里河公安分局联合行动,在广河县公安局、铁路公安处及市局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成功破获...

广河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广河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