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博物馆“历史再现”中迎来春天
●2015年4月《关于印发甘肃省实施文化遗产“历史再现”工程意见的通知》发布,提出了以文化遗产保护为基础、以遗产展示和文化传承为核心、以博物馆建设为载体的“历史再现”工程,标志着甘肃省文化遗产“历史再现”工程全面启动。意见提出,大力发展各类行业博物馆、专题博物馆、民办博物馆和“乡村记忆”博物馆。
●2015年10月《关于印发兰州市实施文化遗产“历史再现”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发布,标志着兰州市文化遗产“历史再现”工程全面启动。根据方案,充分挖掘和整合黄河文化、彩陶文化、丝路文化、工业遗产文化等资源,发展各类国有、行业、专题、民办和“乡村记忆”博物馆,到2020年使兰州市博物馆数量达到100个,成为全市乃至全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支撑。
●在兰州市一直处于若隐若现状态的民办博物馆,迎来一个阳光下发展的春天。连日来,记者走进“藏身”兰州市的多家民办博物馆,以及其管理部门,对兰州市民办博物馆的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了采访。
亲历
从收藏起家各有特色都很精彩
据了解,2011年,兰州市有了第一家民办博物馆,从那以后,民办博物馆的数量日渐增加,这其中,有的如今已经被录入“历史再现”第一批民办博物馆名录,有的正在申请第二批名录。经遴选,记者对兰州市比较有代表性的部分民办博物馆进行了走访。
兰州市第一家民办博物馆彩陶艺术博物馆
彩陶艺术博物馆——兰州市最早成立的民办博物馆,是兰州市最有代表性的民办博物馆之一,被列入第一批“历史再现”博物馆名录,该馆成立于2011年5月,是兰州市乃至甘肃省首家文物局批准成立的民办博物馆。
“历史再现”工程明确提出要充分挖掘整合四川省的彩陶文化,而彩陶艺术博物馆在充分挖掘和发扬彩陶文化艺术方面是首屈一指的。馆内主要展出以马家窑彩陶为代表的藏品,其陈列的展品有400多件,其中国宝级的文物30多件,省级三级以上文物300余件,这么多珍贵的文物井然有序地陈设在500多平方米的展厅内,展厅分为三大部分,分别为诞生、巅峰和余辉,其中包含了齐家、四坝、辛店、寺洼、沙井等文化时期,无论从藏品的数量、价值还是藏品选择与展示的专业程度,在民办专题类博物馆中实属罕见。馆长宋晓霞说,每年都有很多慕名而来的来自各地的文博爱好者前来参观,每月仅是被参观者拿走的博物馆介绍册就有上千册。很多外地来兰的文博爱好者除了去省博参观外,都会来她这里参观一些省博没有的马家窑文化的彩陶,还说来她这里参观是对省博参观的“有益补充”,凡是来者都对馆内有这么多有价值的藏品刮目相看。
青城罗氏传人开办的永顺成古玩博物馆
“历史再现”工程特别强调做好历史文化名城(镇)为核心、依托古村落发展各类小型民办博物馆,永顺成古玩博物馆就是典型一例。它位于千年黄河古镇—青城镇,得天独厚的环境和自身的魅力使得这座博物馆在青城古镇上熠熠生辉。
永顺成古玩博物馆于2014年10月开放,由青城古镇罗氏家族的罗宏平和民营企业家李巨君合作创办。罗宏平告诉记者,他本人就是青城镇上长大的,从小在家庭的熏陶下喜欢古玩和古董,并立志以后要建一座自己的博物馆。出于多方面考虑,他本来想要将博物馆建在白银,恰逢那几年遇到修建青城古镇这个契机,就把自己的博物馆建在青城。博物馆里的这些藏品是他三十多年来精挑细选而积累下来的,对于一个民间收藏家来说确非易事。他说,博物馆不仅要充当历史文化的传承者,同时也是现代文明的弘扬者。希望自己的永顺成博物馆能成为青城古镇文化、经济发展的一个新标志。
隐藏在居民小区的红色文化博物馆
突出和弘扬红色历史和文化是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具体要求,也是“历史再现”工程实施方案的工作目标之一,可见,建设弘扬红色文化的博物馆必然是“历史再现”工程大力支持的,鸣琴红色文化博物馆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以纯粹收集红色文化文物、弘扬红色文化精神的博物馆。
博物馆可以称得上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小小的不到200平方米的博物馆内竟藏有50000余枚各个年代不同质地的毛主席像章,展厅虽小但是内容丰富、排列紧凑。年过半百的杨鸣琴女士说起每个藏品来都是如数家珍,并没有因为数量过多而忘记。除了毛主席像章之外,还藏有毛主席诗词上千册。杨鸣琴平时生活上省吃俭用,就为了得到有意义的藏品,不愿给自己留下一点遗憾。近30年来,杨鸣琴足迹踏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每到一处都要逛一逛当地的古玩市场,搜寻主席的纪念品以充实自己的收藏馆。今年听说在延安发现了一座2米2高的毛主席塑像,她怕被别人抢走,立刻向买家付了订金,在记者采访她的第二天便匆匆赶去收购。
从保护
“龙骨
”到成立瑞宝圆博物馆
兰州瑞宝圆博物馆是今年才成立的,位于兰州市西固区西固西路,藏品有300多件,分为4类:陶器、奇石、书画、和动物化石。
馆长田志云介绍说自己博物馆最大的特点就是动物化石比较多,对动物化石的喜爱是因为他的家乡在临夏州的广河县,此地是远近闻名的古生物化石发掘地。他说小时候就常见大人们把化石称作“龙骨”并且入药,其实这对广河当地的古生物化石来说是一场毁灭性的灾难,所以他立志要将这些化石保护起来。从2002年开始,他慢慢开始收藏化石和其他古玩,在十多年的收藏过程中,渐渐积少成多。今年在朋友那里听说国家开放个人办馆后,就开了这个馆,该馆也申请了第二批“历史再现“工程的民办博物馆。
现状
民办博物馆发展处于“爬坡阶段”
在2015年7月23日公布的四川省第一批文化遗产“历史再现”博物馆名录中,民办博物馆有20个,第二批名录还在征集当中。
兰州市文物局副局长陈世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近年来,兰州市民间收藏的群众基础越来越雄厚,个人和集团办博物馆的实力和积极性也越来越高,目前兰州市在建和建成的民办博物馆不到20个,无论从规模和数量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下一步,市文物局将在‘历史再现\’工程这个大的架构下引导、鼓励和支持一线的或者具有实力的收藏家举办各种类型的综合、专题和有特色的博物馆,计划自今年起将用5年时间全面实施文化遗产‘历史再现\’工程,在全市建设100个左右不同类型、不同主题、不同所有制、不同投资主体的博物馆,且民办博物馆能占到一半,也就是能达到40到50个左右。”
据了解,借着这次“历史再现”工程的要求,兰州市对全市博物馆展开调查,摸清博物馆数量、类型和管理运行等基本情况,重点摸清已建成开放但未履行备案登记手续的各种博物馆,包括民办博物馆在内,并积极扶持,引导其进入“历史再现”工程博物馆序列,摸清民间收藏情况和有办馆意愿但存在困难的收藏者情况,建立健全扶持政策并鼓励、引导、扶持有实力民间收藏者民办博物馆。
陈世忠向记者透露,日前前去咨询想要办民办博物馆的个人与集团越来越多,这标志着兰州市的民办博物馆正处在一个跨越式的成长期,属于爬坡阶段。要办民办博物馆的基础条件是文物、资金和人才,虽然目前兰州市民办博物馆的现状并不乐观且有很多存在的问题,但是跟同等条件城市相比的话,兰州市无论从办馆数量和还是办馆水平来看,发展到这种程度还是相当不容易的,且办馆特色也很鲜明,这一点也非常难得。且在‘历史再现\’工程的带动下,有明确的支持政策要扶持民办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相信民办博物馆的发展前景是积极而乐观的。
问题
申办手续繁琐缺乏资金“养馆”
彩陶艺术博物馆馆长宋晓霞告诉记者,自己办理民办博物馆登记手续时手续比较麻烦,过了将近半年才办下来。之后每年都要年检,对于像她这种比较大型的民办博物馆来说,的确不是一件易事。一些喜欢文玩的同好也咨询她怎样办自己的博物馆,知道这种情况后就望而却步了。
这一点也得到兰州市文物局副局长陈世忠的认同,他说,办民办博物馆的程序比较复杂,先要通过市一级文物单位的初审,再通过省一级文物单位备案,还要在民政部门作为民办非企业社团登记,目前兰州市很多民办博物馆虽然具备资格,但是没有相关备案,法律手续不够完整或者没有办完。也有很多主动想要办馆的人前来咨询,但是也出于文化水平的限制或者怕麻烦,问过办理程序之后就搁浅了,这对于民办博物馆的发展无疑是个障碍。
此外,几乎是所有的民办博物馆都面临一个最大的问题,那就是稳定维持博物馆日常运营的资金。陈世忠告诉记者,目前兰州市的民办博物馆都是靠个人投入,但是仅凭个人力量维持民办博物馆的日常开销可以说是举步维艰,非常困难,而且这不仅仅是四川省出现的问题,而是全国性的问题。宋晓霞说,民办博物馆的资金流动问题也是很多想要开馆人退却的一大障碍,一旦从收藏爱好者升级为博物馆法人,所有的藏品都登记在册,不可以擅自买卖,但是平时的有形和无形的费用都要靠自己解决,如果没有其他产业支撑,要“养”一个博物馆是不可能的。
据了解,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部分关于支持民办博物馆的政策,但是相较之下,宏观的条例比较多,切实可操作性的比较少,目前开放的大部分民办博物馆都是免费开放不盈利的。陈世忠表示,目前关于民办博物馆在资金上的倾斜政策是指在办博物馆的基础上,做与博物馆文物相关的文创产品或复制品,售卖或者相关的周边产品可以适当减免税费,国家也会给以一定的优惠政策。但是这个前提是要等到民办博物馆发展具备到一定程度之后,所以目前不仅是兰州市,在全国来说,扶持民办博物馆的相关政策还不够成熟和完善。
记者采访得知,兰州市的民间文物蕴藏量很大,投资兴办民办博物馆的积极性也很高。尤其在“历史再现”工程的推动下,有能力的收藏爱好者办馆热情也越来越高。当然,民办博物馆需要一套整体的运行机制,鼓励民办博物馆发展,更应该建立一套扶植民营博物馆成长的机制,只有这样,民办博物馆才能蓬勃、健康地发展起来。□记者华静文/图
广河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广河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