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着春风去“淘金” ——东乡县2017年首批赴浙江务工人员欢送仪式见闻
春风入万户,风劲帆正扬。近日,在东乡县达板镇广场,正在举行该县2017年首批赴浙江务工人员欢送仪式。在欢送现场,记者看到两辆挂有“宏伟人力务工专用车”的大巴整装待发,头戴红色休闲帽,手拎拉杆箱的44名群众在达板镇的务工人员,在镇村干部和临夏州宏伟人力资源有限责任公司的统一组织下,即将离开自己的家乡踏上征程赴外“淘金”。
靠天吃饭难致富,走到外面是出路。达板镇是一个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不足0.5亩的乡镇,只靠种植业很难脱贫致富。该镇以“劳务输出、富民强县”为中心,向群众宣传动员,让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都能步入稳定的就业渠道,外出挣钱,真正实现“输出一人,致富一家,带动一片”的目的。
“以前,我没有出过远门,就在本地和兰州打零工,一年下来也挣不了几个钱。这次听到县上组织去浙江打工的消息,我想利用这次机会外出锻炼一下自己,挣钱的同时顺便开开眼界,积累一些创业经验,以便以后回乡创业。”甘家村一社47号的张马苏么乃高兴地说。
今年24岁的达板镇甘家村六社马英龙,家里有6口人。据了解,几年前马英龙作为家里的长子,迫于生计曾在北京、天津等地的餐馆里打工,一年下来也挣不了多少钱。
“这次机会很好,有正规的招工协议,收入还算稳定,加上干部们多次入户动员,和家里人商量后,我和弟弟马英虎决定去浙江打工,只要我们努力,我想我们家的日子会比以前好。”马英龙告诉记者。
劳务输出致富快,加大力度传帮带。崔家村四社的马忠武一家四口人,已在浙江嘉兴闻泰通讯公司打工一年多了。平日里除了正常的开销之外,他和家里人每月能挣4200余元。马忠武一家挣了钱的实例在村子里传开之后,经乡镇干部的宣传动员,大家纷纷报名,都想到浙江去打工挣钱。
培训一人,输转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为了让更多的农民走出家门,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致富,该县劳务、职校等部门花了很多心血,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能人带动”的工作方式和“培训、输转、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模式,通过狠抓劳务培训输出工作,千方百计促进就业,使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入到务工中去。
“劳务输转是个‘铁杆庄稼\’。去年,县上先后开展驾驶员、烹调师、电焊工等各类技能培训7000余人次,‘两后生\’培训500多人次,农民种养殖实用技能培训10520人次,完成劳务培训2.3万人次。据统计,年输转劳务人员6.8万人,劳务总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一大批农民通过技能培训和外出务工走上了致富门路。”该县劳务办负责人介绍说。
大力拓展劳务基地,提高劳务输转质量,让群众开阔眼界、广见世面,培养他们的主动性和自身致富的理念,是劳务工作的重头戏。
据达板镇宗教办负责人王文杰介绍,“今年春节刚过,我们就和帮扶工作队的成员深入到群众家里,发放各类招工简章、详细说明情况、多次宣传动员,让群众的思想有所转变,从‘要我富\’变为‘我要富\’。”
仅有服务是不行的,关键是有岗位。“两年来,我们公司大力推行岗前技能培训,拓展劳务市场,备足用工岗位,先后向上海、浙江、江苏等地输送来自全州的外出务工人员达1万多人,为临夏州更多的务工人员提供就业平台。今年,在东乡县工作站的积极协调下,企业内部按照少数民族习俗提供了食宿等。派驻专职老师为他们提供法律咨询、职业指导、岗前培训、维权服务等。今后我们公司将继续努力,保证每位务工人员吃得好、住得惯、挣到钱。”临夏州宏伟人力资源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杨学伟说。
走出东乡富东乡。在东乡,劳务输出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一大支柱产业,如今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借力劳务输出,乘着春风走出大山赴外“淘金”。
新闻推荐
本报讯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明查暗访督查年”活动的通知》下发后,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及时安排部署,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临夏州“明查暗访督查年”活动实施方案》,分解细化工作任务。目前...
东乡族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东乡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