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地捐钱修教室一心一意为孩子 临夏东乡县赵家乡小学教师马兰感动许多人
马兰老师在讲课
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大山深处的赵家乡甘土沟村,有一所为了山里孩子而设的教学点,有一名无偿捐地捐资修建教室,为村里兴办教育的女教师——马兰。今年43岁的马兰,1993年8月从东乡民族中学毕业后,在家乡的赵家乡中心小学当了民办教师。12年来,她就像生长在黄土高原山沟里的马兰花,默默地为孩子们吐露着芬芳。
为了教育捐地建校
尽管从位于甘土沟的家到赵家乡小学距离不算很远,但马兰每周只往返一次,每次都要趟过村外那条没有桥的小河。
2003年,正值全县普及初等教育验收之际,为方便适龄儿童就近入学,东乡县在全县无校村成立了56个教学点,其中就有甘土沟村的甘土沟教学点,于是,马兰被调到这个位于家门口的甘土沟教学点工作。然而,虽说是个教学点,却一无所有,就连教室也是借用了一间阴坡上的空房。马兰实在看不下去,就将这个教学点转移到自家门前的打麦场。没有黑板,她把自家的门板拿来写字,一只简陋的哨子吹起来就是上课铃。漫长的10个月过去了,尽管能受到阳光的眷顾,但毕竟在西北的冬天露天上课,寒冷依然令人无法忍受。她和家人商量决定,把自家的一块承包地捐出来。土地对一个农民来讲,的确是命根子。马兰全家5口人,人均耕地只有1.5亩,两间土房,两个窑洞,当时她的月工资只有164元,家庭生活条件极为艰苦。为了结束露天上课的日子,她掏钱买来了木材,全家一起动手修了4间简陋的土坯教室。村里有些群众还以为政府拨款修了这么简陋的教室,心里不踏实,就去县教育局问情况。一问才知道是马老师自己筹资修的。看着自家的娃娃兴高采烈地搬进教室上课,村民们感动地说:“马老师,你为了我们的娃,捐出自家的上好地,又自己掏钱修教室,我们真不知道怎么感谢你。”
确保孩子适时入学
露天教学的日子终于结束了,学区也派来了一名民办教师协助马兰的工作,大山深处有了琅琅的读书声。看着孩子们一脸的喜悦,马兰悬着的心才落了地。然而,适龄儿童入学率低、辍学率高成了马兰的又一块“心病”。针对这种现象,马兰每学期都要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钱购买课本、作业本、铅笔等发给贫困学生。此外,她主动找村干部和家长宣传、动员,给群众讲述学习文化知识的作用和好处。有一次,一个老大爷把一封信拿到学校让马兰来读,刚好这位老大爷的孙女在二年级上学,马兰就把她找来,让她来读。有些不会读的字,马兰在一旁指导。看到小孙女结结巴巴读完了信,老大爷笑了。从那以后,老大爷逢人就说:“丫头、尕娃,读了书才是好娃。”还有一次,一个女生一天没来上学,马兰知道后,到她家里了解情况。当了解到家长准备不让女孩上学,让她在家做饭干活时,马兰急了,一边讲述男女平等的道理,一边帮助家长解决眼前的困难。最后这位家长终于被说服了,同意让女孩继续上学。通过这件事,马兰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让东乡族女孩子接受义务教育,除了加强宣传动员工作、培养学生勤奋上进、知书达理,还要使学生会操持家务,缝衣做饭。要做到两不误,否则,很难顺利上完小学、初中。于是,在教学空隙,马兰加强对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培养高年级女生如何做饭、做馍、炒菜。在她的引导下,山区群众思想观念变化了,对学生上学越来越重视了,全村没有一个辍学的儿童。
马兰花开香泽大地
甘土沟村教学点的学生全部是东乡族,孩子们自幼讲东乡语。孩子入学前只会东乡语,一句汉语也不会。由于东乡族只有自己的语言,却没有自己的文字,所以没有适合东乡族双语教学的课本。每讲一节课,马兰都要用东乡语和汉语反反复复地讲解好几遍,才能让学生们理解。经过马兰的努力,三、四年级的学生已经能用普通话进行简单的交流了。“这对他们走出大山、摆脱贫困非常重要。”马兰说。
马兰既是校长,又是代课老师,课堂内外与学生形影不离,全身心投入。为提高教学技能,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她参加各种教师培训的同时,还不停地钻研业务。多年来,甘土沟教学点语文、数学双科合格率在当地山区同类型学校中名列前茅。多年来,马兰获得各类奖励20余次,其中不乏“全国先进工作者”、“希望工程园丁奖”等国家级奖项。
如今,甘土沟教学点得到政府的投资改建,土坯教师成了砖瓦房,教育局也增派了教师,甘土沟的孩子可以在家门口完成小学的学业。盛开在甘土沟村的那支马兰花,将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情,继续为家乡的教育绽放精彩。晚报记者甘霖文/图
新闻推荐
为深入实施商标富农工程,强化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商标保护工作,七里河区工商局自即日起至9月30日,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保护地理标志商标专用权专项行动。 七里河区工商局相关负责...
东乡族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东乡,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