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山乡最美“马兰花”

甘肃日报 2012-10-09 00:27 大字

本报记者 邹海林

东乡族自治县赵家乡甘土沟教学点教师马兰,扎根山区,矢志教学,为人师表,受人称道,被誉为山乡最美“马兰花”。

今年39岁的马兰,1993年8月从东乡民族中学毕业后,在家乡的赵家小学当了民办教师,一干就是10个年头。

2003年,基于整县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需要,东乡县许多无校村创办了教学点,马兰自愿从中心学区调到偏僻的甘土沟教学点任教。“教了10年书,对学生产生了感情,就想着让山里的孩子少几个‘睁眼瞎\’,多几个‘明白人\’。”

初到甘土沟村,马兰犯了难——说是教学点,其实就是一块空旷的晒麦场,既无教室,也无办公场所,眼看就要开学了,还不知道孩子们在什么地方上课。

“不管什么原因也不能耽误孩子们学习。”没有桌凳,马兰把自家的木凳拿来让学生们坐;没有黑板,她把自家的门板拿来写字。

可是,因为时常遇到刮风下雨天气,上课的时间往往得不到保证。

一个学期过去了,修学校的事还没有着落。马兰心里非常着急,便和家人商量把自家的1.6亩承包地捐出来作校址,自己掏钱买来木材,全家一起动手修了4间简陋的校舍。孩子们终于有了一个像样的学校,而马兰一家4口人却住在两间土坯房里。

看着自己的学生从露天走进教室,马兰悬着的心才落了地。但由于办学条件艰苦,马兰和她的同事依然在校园里露天办公,备课,批阅作业,年复一年,从不叫苦叫累。正如马兰所说,“每当走上三尺讲台,面对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就把所有困难忘得一干二净。”

马兰家境贫寒,每月也只有164元的微薄工资。但她对学生总是热心相助,经常买来作业本、铅笔等学习用品,送到贫困生手中。每天中午,她都替孩子们烧开水,和孩子们一道啃干馍。她还学会了理发的手艺,时常给孩子们梳头理发,让每个学生感受到母亲般的深情和慈爱。

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的马兰,在教学上更是一把好手。“课多、教学任务重不算啥。我多付出一点,学生就能多得到一些知识,这是我最大的满足。”马兰就认准了这个理儿。

为了备好课,马兰经常查阅各种书籍资料,钻研教学业务,并对照学生的作业,设计课堂教学活动,以做到“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必须有长流水。”在课堂上,她和学生打成一片,面对面批改作业,手把手指导学习,并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和爱好因材施教,使学生们“亲其师、信其道”,养成了教师苦教、学生苦学的好习惯。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马兰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影响了越来越多的身边人。有一次,一位女生辍学,马兰上门家访后,了解到家长的顾虑:书没念好,活又不会干,只怕会误了孩子。于是,马兰在教学间隙,不失时机地开辟了一个别开生面的“第二课堂”,教高年级女生如何做饭、做馍、炒菜、缝制简单的衣服,培养学生的生活生存能力,解除了女生家长的后顾之忧。

还有一次,一位不识字的老大爷拿着一封信找马兰代读,马兰遂让老大爷正在上二年级的孙女当面来读,有些不会读的字,马兰在一旁指导。听着小孙女结结巴巴地读完家书,老大爷开心地笑了,从此逢人便说:“不管丫头、尕娃,读了书才是好娃。”乡里乡亲也纷纷道出掏心窝子的话:“马兰老师这么苦心教书,关心孩子,咱还有啥不放心的!”

如今,甘土沟教学点越办越红火。7间崭新的教室和教师办公室修起来了,校门、围墙、厕所等附属设施配套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启用了,村里76名适龄儿童和10多名学龄前儿童一个不少入学了。尽管还是复式班教学,但语文、数学双科合格率均在山区同类型学校中名列前茅。

马兰从教18年来,年年都受到县上的表彰奖励,先后被评为东乡县优秀教师和东乡县骨干教师。2008年,马兰荣获“第八届甘肃省十大杰出青年”称号。2009年,荣获“感动甘肃·十大陇人骄子”称号。

新闻推荐

东乡千年《古兰经》将实现馆藏

本报记者 邹海林东乡族自治县存世千年的《古兰经》手抄本,历久弥新,古色古香,被誉为伊斯兰古籍手抄本经典文物、中华文化与阿拉伯文化相融合...

东乡族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东乡,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