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党支部盘活“落后村”

聊城日报 2021-11-16 09:29 大字

■本报记者 蒋红帅

11月14日,伴着冬日的暖阳,记者走进阳谷县狮子楼街道刘华村,映入眼帘的是干净的柏油路、统一粉刷的白色外墙。“我们村以前可不是这个样子!”提起村里的变化,村民俞秋荣打开了话匣子,“以前说到刘华村,周边没有不知道的,不是因为好,而是因为差。如今的变化离不开村里的‘硬核’党支部。”

俞秋荣所说的党支部到底多“硬核”?在村委会大院,记者见到了年轻的刘华村党支部书记韩金存。他向记者讲述了党支部的“硬核”事。

韩金存介绍,昔日的刘华村是一个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产业贫乏的小村庄。2018年,在上级党委的指导带动下,该村下定决心改变现状。他们从强化党建入手,改变村容村貌,增加村民收入,不断凝心聚力,刘华村的蝶变之路由此开始。

“我们建立了党员分包联户制度,为全村13名党员划分了责任区,采取‘干部带党员、党员带群众’的模式,稳步推进各项工作,同时增加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韩金存说,在党员干部的带动下,刘华村被长期低价承包和占有的79亩(1亩约合666.7平方米)集体土地、21.4亩空闲宅基地,全部收了回来。“通过土地流转、对外承包、种植经济果木等方式,我们把这些土地全面盘活。2020年,仅这一项,就为村集体增收12万元。”

乡村之所以落后,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缺乏产业支撑。因此,如何走出自己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路成为该村党支部接下来思考的问题。

韩金存说:“今年4月,村党支部牵头成立了刘华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推广富硒彩色小麦、彩色玉米等特色农产品规模化种植。全村120多亩土地全部流转进行集体作业,大大提高了土地产出效益。”

“此外,我们还注册了‘同心老家味道’农产品商标,将收获的小麦、玉米加工成富硒彩色小麦粉、彩色面条等产品。目前,系列产品已形成了完整的产供销链条,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3万多元。”节节攀升的村集体收入,让村民感到生活更有奔头了。

从2018年到2021年,经过3年多的耕耘,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刘华村正悄然蝶变成产业振兴、环境优美的明星村,并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大踏步前进。

新闻推荐

袭燕来聊调研卫生健康工作

本报讯(记者孔祥雷)11月10日,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袭燕来聊城市调研卫生健康、疫情防控等工作。副市长成伟、马卫红参...

阳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阳谷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