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运河畔 书声琅琅 记腾飞的阳谷县七级镇小学

聊城日报 2021-11-15 10:00 大字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拜师仪式

进行集体备课■文/图 刘亚杰 李学刚

古运河畔,书香缕缕。

始建于1958年的阳谷县七级镇小学坐落于京杭大运河畔一个商贾云集的集贸重镇——七级镇。悠久深厚的运河文化滋养着这里的人们。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教育的投入越来越大,七级镇小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上级教育部门和镇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校长于之奎的带领下,学校以“立德树人,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为理念,以“办人民满意教育,让学校成为教师发展的沃土,孩子成长的乐园”为目标,以“明德至善,正己化人”为校训,教师敬业、爱生、严谨、求真,学生自信、乐学、善思、笃行。该校在教师中开展“德为先,我能行,勤实践,做良师”活动,在学生中开展“德为先,我能行,勤实践,为栋梁”活动,积极推进“五项管理”,落实“双减政策”,坚持“质量强校”,做到“家校共建”,形成了“厚德、博学、求是、创新”的校风。七级镇小学呈现出蓬勃发展、欣欣向荣的良好局面。

乡镇教育里的 “国字号”

七级镇小学是一所基础设施完备、教学设施先进、环境优美的学校。学校现下辖明德小学、梁庄完小、大杨完小、穆庄完小、三里小学、郎湾小学6所小学及一所镇中心幼儿园。其中明德小学被评为“市级教学示范校”,三里小学被市政府评为“市级花园学校”,穆庄完小、大杨完小被评为县级规范化学校,七级镇中心幼儿园被评为省级乡镇中心幼儿园示范园、聊城市一类幼儿园。

从1999年在镇小学建起第一座教学楼,到2009年明德楼竣工;从2011年在三里小学原址上盖起一座现代化的教学楼,到2012年国家实行集中办学、在穆庄村建起一所高标准校园,七级镇小学完成了华丽转身。高标准的教学楼、完善的配套设施,让乡村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一样,享受到了一流的办学条件。

“2013年,该镇在原学校北侧投资176万元新建了高标准校舍;2014年,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投资170余万元在大杨完小原址重建了高标准的新学校;2016年,投资100万元将梁庄老校区改建成拥有大中小3个教学班的高标准幼儿园;2017年,将学校年久失修的瓦房全部拆除,消除了安全隐患。”七级镇小学负责人介绍,如今,2019年顺利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的明德小学高标准综合楼各功能用室一应俱全,配套设施完善;郎湾小学代表阳谷县接受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检查验收,受到了专家的高度赞扬,为全县教育事业增光添彩,更为七级镇小学教育发展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教研路上的 “智囊团”

教育的核心载体是课堂。九月的天空,古运河畔的七级镇小学弥漫着学习的气息。为了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一场场声情并茂的集体备课活动在七级镇小学举行。各小组主备教师从教材内容、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措施及课时安排上进行了细致的剖析;而后同组聆听的老师就备课展示的环节积极讨论,每个人都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年轻人活跃的思维和老教师丰富的经验在集体活动中不断发生“碰撞”,大家通过交流,加深了对教材的理解,拓展了教学思路。

为打造高效课堂,七级镇小学不断凝聚集体智慧,为老师们搭建互相交流的平台。比如,通过大数据对比让老师清楚地看到各班的教学质量,帮助教师认识自身教学的不足,查找、分析原因,反思日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举行“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拜师仪式,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举行语、数、英、艺、体学科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充分展现青年教师蓬勃朝气、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及深厚的教学功底……借助如火如荼的教研氛围,大家互帮互学、互研互助,激发集体智慧,给孩子们准备了一堂又一堂质量上乘、丰富多彩的学习课堂。

学校师资力量不断增强,涌现出一大批爱岗敬业、成绩突出的优秀教师。张秀、高继敏、赵艳芹、肖红燕、王永华、李恩华、王淑芳等被评为“阳谷县教学能手”;李秋红、高琳、李学刚、袁晓军、赵金玲、郝延鹏等被评为“聊城市教学能手”;张秀被评为“聊城市教育教学先进个人”;毕文文被评为“聊城市优秀教师”;李秋红荣获“聊城市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优秀教师”称号。

麦田里的 “守望者”

“请党放心,强国有我!”9月18日上午,在“九一八”事变90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一场“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的主题教育活动在校园里展开。七级镇小学全体师生在防空警报声中默哀3分钟,少先队辅导员袁立乾在国旗下向全体师生介绍了那段苦难历史,队员们义愤填膺,纷纷表示一定要勤奋学习,振兴中华!

为了让少先队员更好地了解和铭记这段历史、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各中队又结合“九一八”举行了一次主题教育活动,激发少先队员的爱国热情,激励他们奋发向上、做新时代的好少年。队员们精心收集素材,通过黑板报、手抄报、绘画征文、演讲等形式表达对英雄的崇敬之情,激发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为了让孩子们充分了解家乡历史悠久的文化,该校重视发挥七级运河两岸博物馆和运河码头、七级台阶等遗址的作用。老师们带领少先队员寻找红色足迹,在七级乡村记忆陈列馆前感受厚重的红色文化,忆苦思甜,一件件遗留下来的珍贵物品,让孩子们更加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作为乡镇学校,七级镇小学不忘初心,勇做基层教育的实践者,帮助一批批农村孩子实现升学梦想。学校先后被评为阳谷县教育教学先进单位、阳谷县教育工会先进单位、阳谷县花园式学校、县“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县教育教学综合奖(连续10余年获得)、阳谷县实验教学示范校、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先进单位、阳谷县家长学校;同时,该校还被评为聊城市校本培训示范校、聊城市教学示范乡镇、聊城市教学示范校、聊城市教育教学优秀等级学校、全市学校德育工作先进单位、聊城市少先队红旗单位、聊城市小学校本课程与设置示范学校、聊城市规范化学校、山东省幸福进家活动先进单位、山东省科技教育创新发展实践基地、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优秀学校等。

新闻推荐

暴风雪中跪救产妇 聊城这温情一幕,暖了今冬初雪

◤11月7日,聊城风大雪急。6时50分,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接120电话,阳谷一孕妇临产急需救护。医生王沛沛、护师李文静和...

阳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阳谷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