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组合拳” 让千年运河“活起来” 运河文化保护和利用的聊城实践之二
运河岸边保护完好的阳谷七级古街
■文/图 本报记者 张目伦
运河聊城段遗存丰富,保护得当,不过,一些历史文化街区仍存在街巷肌理日朘月减、建筑风貌不尽协调等问题,部分文物出现受损等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闸门、码头等设施废弃,河道出现淤积。
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大运河阳谷段遗产保护区河道双边外延5米,面积为99公顷,遗产缓冲区以两岸保护区边缘为界双向外延80米,面积为368公顷,总面积为467公顷。而临清舍利宝塔的保护更是引起最高检的关注,成为大运河保护公益诉讼的典型案例。
临清舍利宝塔保护成公益诉讼典型案例
临清主要商业区在汶、卫两河之间的陆地上,因要充分利用地面空间,所以街道很窄。自民国以来,街巷经过数次拓宽,街区内场所的亲切感、凝聚力以及空间尺度感逐渐消失,旧城内的高密度、低容积率的空间形式被破坏。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当地修建的部分建筑占地较大,导致部分街巷被截断。
临清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党史研究中心主任井扬介绍,从2001年开始,临清市规划了“古城、老城、新城”的不同定位,遏止了一些破坏式开发,但以往对个别街区的破坏已无法恢复。此外,部分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老房子年久失修,居民自行翻盖为现代样式房屋,同样造成了对历史街区建筑风格的破坏。
今年6月3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主办的大运河公益诉讼检察论坛在江苏扬州召开。会议通报了大运河保护公益诉讼检察专项办案情况,并发布典型案例,“山东省临清市人民检察院督促整治大运河国家重点文物安全隐患行政公益诉讼案”是其中之一。
该案线索系最高人民检察院、山东省人民检察院、聊城市人民检察院联合临清市人民政府在实地调研大运河临清段保护工作中发现的。工作人员通过现场勘查等方式查明,临清舍利宝塔碑文等文物污损较为严重,并排查出易跌滑、坠落等安全隐患点11处。据介绍,2020年2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将大运河存在环境污染、资源破坏、文物受损等情况作为第一批直接办理案件进行立案调查,并于2020年2月至2021年4月,在沿大运河8省(市)检察机关开展大运河保护公益诉讼检察专项办案活动。
临清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王海军介绍,经调查核实,运河沿线部分文物也存在类似问题。于是,该院向文旅部门发出检察建议,督促悬挂警示标牌,加强日常巡查监管,制止破坏文物的行为,合理设置同时段登塔人数上限,完善消防安全措施,并加大对沿线11处全国重点保护文物的巡查力度。
因大运河临清段文物点多线长,临清市人民检察院与临清市文旅局召开联席会议,建立了“线索移送、专项调研、一体宣传”3项机制,共同设立了专项保护法治长廊,并与临清市政府、相关行政机关完善了线索双向移送程序,健全了“河长+检察长”联合巡查工作机制。王海军表示,专项办案活动仅是大运河公益保护的阶段性工作,为“让古运河重生”,相关部门应积极融入国家大局,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协同治理、系统保护,为可持续利用提供保障,为大运河沿线区域的绿色发展、协调发展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阳谷明确运河遗产保护区和缓冲区
京杭大运河纵贯阳谷县七级镇中心地带,流经东田、周堂、郎湾、上闸、西辛、七一、七二、七三、张庄、前后刘湾、官口、崔庄等10余个村庄,绵延10余公里。记者在走访中发现,郎湾、上闸、七级、刘湾、官口等村名保留了古运河的印记,丰厚的运河文化见证了七级镇800年的兴衰和变迁。
自元代以来,江南诸省过七级入贡,东阿、莘县、阳谷三县于此转漕设仓廒。民国后期,漕运逐渐衰落,至上世纪50年代末,兴盛数百年的水运动脉已见不到过往船只,闸门、码头等漕运设施废弃,运河变成了普通的排灌河道。新中国成立后,当地曾先后两次清理河道。施工中,郎湾村西、杨海村东、刘湾村东等河段大湾被改道、取直或变缓。至今,杨海村东、西辛村南被弃用的老河道及其闸涵仍在。
七级镇政府主任科员訾世峰介绍,2010年,当地对运河再度进行治理。清挖后,镇政府对河道两侧进行封闭,对七级街区段河槽全部用水泥进行了浇筑,并在两岸建起了绿化带。如今,镇政府对沿河街区开发重建,古色古香的房舍、门店重现两岸,在绿荫掩映下,尽显江南水乡风韵。同时,镇区古街的修缮保护使这个运河古镇焕发新的生机。
阳谷县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徐保章介绍,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运河河道及周边环境治理和保护利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山东省文物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了《大运河遗产阳谷段保护管理办法》。办法明确了相关职责,有关部门根据工作要求负责河道及河道本体文物的保护与管理、河道清淤疏浚、水源调整、水质的监测、遗产内外道路的规划与铺设等工作;有关乡镇负责本辖区内河道沿线的环境治理,并把运河纳入城镇保护规划。办法还明确了遗产保护区和遗产缓冲区,设立了遗产碑、文物标志碑和保护界桩,建立了运河档案资料室、监测室,成立了县、乡、村三级保护组织,加强对大运河的日常保护与管理。
目前,阳谷县正对大运河两岸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调查摸底和梳理,如河道内码头、闸坝,沿岸历史街巷、商铺、名人故居、会馆、古城墙、古建筑、古戏台等附属文物,以及民间艺术与民俗文化,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加快进行文物保护修缮、历史风貌还原等工作。与此同时,运河沿线的亮化、绿化、美化等配套工程正在进行,并在河岸建设人行栈道、亲水平台,充分体现人文运河、生态运河的特征,形成具有阳谷特色的古运河历史文化旅游风景线。
徐保章说,除做好河道及沿岸文物保护工作外,阳谷相关部门正对运河进行彻底清淤清污,同时对运河驳岸进行综合整治,结合防洪、灌溉水利体系调整要求,利用运河水闸、水坝控制运河水位,调水换水,使运河水活起来。当地还在沿岸镇区建设污水处理系统,不让污染水源流入大运河,并在对沿岸环境进行综合整治的同时,对沿线村镇、企业、居民提出明确的运河保护规范,提高群众的保护意识。
新闻推荐
■梁丽姣“秋天到了,天气马上就转凉了,我怕膝盖再疼,就来范海卫生院,让王大夫再帮我按摩下膝盖,巩固下治疗效果。”8月25日,阳...
阳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阳谷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