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卷十三五 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成都高新区: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加速构建
成都高新区成都高新区软件园
5日,2021年成都高新区首批金熊猫人才需求榜单全球发布会举行,成都先导、极米科技、苑东生物、成都纵横等27家本地上市(含过会)及高成长型企业面向全球人才发出邀请,共享“高新机遇”。
“119个年薪50万元以上高能级岗位、最高年薪300万元”,这既是成都高新区给广大创新创业人才的诚意,也表明了成都高新区建设国家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和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决心。
“十三五”收官,“十四五”启航。过去五年,成都高新区瞄准“建设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总体目标,坚持用新发展理念凝聚社会共识、培育发展优势,开创了增长与效益并行的良好局面:“十三五”期间,成都高新区构筑形成了“北有中关村、南有深圳湾、东有长阳谷、西有菁蓉汇”的全国双创区域引领新格局。五年来,成都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数量连续增长,2020年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2705家;市场主体、企业注册数不断增长,集聚市场主体超23万户,企业超15万家,其中科技型企业超5.6万家;诞生科创板上市及过会企业5家。
企业发展反映城市温度。
站在历史新征程节点,成都商报从电子信息、新经济、生物医药三个领域出发,梳理一批来自成都高新区的企业,听他们畅谈“十三五”收获,讲述“十四五”期待。
微康生物创始人唐勇:
利用微流控芯片技术平台 解决分级诊疗问题
因为在疫情中的突出表现,成都高新区企业——成都微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榜“成都新经济企业战疫榜单”——
疫情期间,微康生物不仅成功研发出新冠N抗原、S抗原、新冠特异性表位抗原,还完成了新冠抗体检测试剂盒、抗原检测试剂盒的开发和临床研究。其研发的产品可实现只需一滴样本,15分钟内就能判断出多种呼吸道病原体的感染结果。
作为成都生物产业主要承载地,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由成都高新区和双流区合作共建,正瞄准培育新千亿产业集群的目标,全力以赴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现代生物产业体系。5年来,生物城优质项目、创新团队不断集聚,累计落户项目150个,总投资超1100亿元,包含国药中生、绿叶生命等一批重磅产业化项目,赛默飞共享实验平台、川大生物医学材料创新中心等一批多领域功能项目。园区已吸引到诺奖团队5个、院士级团队4个、高层次人才团队51个、各类专业人才3000人。
“十三五”期间,成都高新区是全国首家且唯一承担新药专项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基地,创新设立全国首家国际生物医药“保险超市”。在2020年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综合竞争力排名中,成都高新区位居第三。
菲斯特张益民:
助推激光产业成为 成都的产业“名片”
成都高新区本土企业——成都菲斯特科技有限公司打破高性能无源光学屏技术壁垒,其“锥形辊筒大尺寸菲涅尔透镜制造技术”还让中国激光电视光学屏实现量产。2020年5月,菲斯特新增设的生产线正式投入运营。菲斯特创始人张益民介绍说,新厂房上线后,预计今年将达到50万片产能。在他看来,企业的“逆势增长”和增产扩能,离不开成都高新区的支持——去年2月,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工厂按下“暂停键”,但就在发愁之时,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亲自带专家团队来现场指导,企业很快获得了口罩等防疫物资,并于当月全面恢复生产。
菲斯特所在的成都高新西区作为成都电子信息产业核心聚集区,正加快建设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聚焦“芯屏端网”四个细分领域,构建完善的现代化电子信息产业体系。
目前,成都高新区拥有规上电子信息企业148家,包括英特尔、德州仪器等龙头企业,形成了从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整机制造到软件服务的全产业链条。2020年,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和先进制造类的规上工业企业全年累计实现产值3776.89亿元,同比增长13.56%;实现工业增加值735.44亿元,同比增长16.02%。
医联创始人、CEO王仕锐:
立足成都高新区 实现互联网+疾病管理一体化
医联于2014年落地成都高新区,是中国领先的互联网医院,致力于为广大慢病患者提供长期规范的专科慢病管理服务。从初创企业到行业最受关注的独角兽,医联仅用了4年。医联创始人、CEO王仕锐说,这背后,离不开成都高新区不遗余力的支持。
“成都高新区宽松有序的营商环境,为新经济企业提供了很多服务支持,更为医联的成长和发展带来了宝贵机遇。”他提到,医联创立初期,成都高新区提供的人才奖励及办公场所优惠政策等,解决了医联在初创期的后顾之忧。未来,立足成都高新区,医联将实现互联网+疾病管理一体化。
作为成都新经济产业发展主阵地,去年以来,百度智能驾驶项目、快手直播电商全国总部、腾讯全国新文创总部、网易成都数字产业基地、滴滴西部创新中心等互联网巨头项目相继在成都高新区落户。2020年,成都高新区共落地11个百亿级项目。
同时,成都高新区新经济企业数量、获得风险投资等新经济活力各项指标均居成都首位。截至2020年底,成都高新区聚集学院派、蓉归派、海归派、创客派“四派”人才企业2000家以上,新增科技型创新创业企业超过1万家,累计培育瞪羚企业383家、独角兽(潜在)企业8家、平台生态型龙头企业3家。
新橙北斗CEO明园:
以高新区现有产业链为抓手 构建全方位互联的北斗应用服务体系
去年11月底,在成都举办的第十一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上,成都高新区新经济企业——成都新橙北斗智联有限公司展示了其自主研发的系列化高精度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产品及国内首款北斗定位+北斗计时的户外运动安全及通讯云平台——优徒。由于展出各项产品所具备的前沿化科研理念及突出性市场效益,新橙北斗受到行业各界的广泛关注。
新橙北斗CEO明园告诉记者,在过去的5年里,新橙北斗已先后在国土地灾、交通运输、户外安全等领域开展了百余个研发项目,形成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未来五年,新橙北斗将积极响应国家“新基建”政策,稳步推进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智能+”升级,超前部署创新基础设施。以市场需求和使命驱动为推动力,构建以涵盖国土地灾、交通运输、智慧城市、应急管理为全方位互联的智慧化、数字化北斗精准新时空应用服务体系。
当前,成都在卫星导航产业集聚发展态势上,已形成“双核多点”北斗产业园区布局体系,成都高新西区北斗产品制造产业集聚区就是其中一“核”。除新橙北斗外,成都高新区还聚集了一批包括科道芯国、中科川信等在内的“硬核”北斗企业。乘“北斗+”产业东风,成都高新区相关企业正“乘风破浪”。成都商报记者 彭祥萍
新闻推荐
1月24日,在山东省阳谷县西湖镇孙楼村张虎山温室大棚里,菜农正在采摘供应春节市场的“富硒”彩椒。据张虎山介绍,彩椒比一般...
阳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阳谷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