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岁首与送寒衣
方志
秦岁首,即秦人过年的时间。秦人实行颛顼历,以建亥孟冬之月,即阴历十月一日为岁首。这一习俗为汉人传承,汉初,高祖在长乐宫行朝仪、贺新年,就是在十月一日。直到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改正朔,以正月为岁首。
秦人过年的节日食品是“黍臛”,《荆楚岁时记》记载:“十月朔日,黍臛,俗谓之秦岁首。”黍去皮后北方人称黄糜子,或称软糜子。臛,肉羹。黍臛,是黄糜子混合肉煮成的肉粥。秦朝的节日食品以谷物为主,过年食肉粥,便是秦人食谷习俗的真实写照。这一习俗,汉魏依然流行。《祢衡别传》记载:“十月朝,黄祖在艨艟上,会设黍臛。”祢衡是三国名士,十月晨拜会江夏太守黄祖,黄祖在战舰上招待宾朋的食品就是黍臛。竹林七贤之一阮咸的侄子阮简,为人旷达,父丧中便以黍臛待客。
秦人过年所饮之酒,也是用黍米酿造的,称黍酒。《吕氏春秋·权勋》记载:“临战,司马子反渴而求饮,竖阳谷操黍酒而进。”饮黍酒之俗,直到宋代还在流行。陆游在《剑南诗稿》中多次提及:“黍酒时留客,菱歌或起予。”
秦朝虽然早亡,但秦岁首之习,不仅在汉初沿用,而且在汉行《太初历》之后,仍有影响。宋人蒲积中编《古今岁时杂咏》卷38载诗人沈遘的《初冬近饮酒作》,其中咏道:“吾民久已作秦民,迄今十月犹遗俗。”从中可以看到秦文化至宋代,仍有遗存。
哈尼族的新年也是从冬季开始。据《中国民俗史》(汉魏卷):十月年是哈尼人的最大节日,家家户户做糯米粑,酿“焖锅酒”,每个哈尼村寨都要举行一次全寨性的街头酒宴。哈尼族源于古羌人,羌人的先民长期生活在甘肃一带,曾与秦的先民杂居,因而受秦文化的影响较大,南迁的羌人仍保持羌戎的旧俗,而过年的时间、敬老之俗就是秦岁首最核心的文化基因。
据康熙《太平府志》,大约宋代之后十月节在中原地区褪尽铅华,代之而起的则是寒衣节的诞生。
送寒衣习俗,起源众说纷纭,其中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是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传说孟姜女新婚时,丈夫万喜良就被拉去修长城。秋风起,日渐寒,孟姜女思夫心切,缝制寒衣千里迢迢送到边关,听到的却是丈夫已经累死的噩耗……民间被孟姜女的故事所感动,每年在寒风料峭时,妇女都要缝制新的寒衣给亲人。如果亲人故去,则要用纸制作“寒衣”,然后拿到坟头挂起来,祭祀一番后烧掉。有学者认为,送寒衣习俗起源于宋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说:“十月一日,宰臣已下受衣著锦袄三日。”吕希哲的《岁时杂记》也记载:“十月朔,京师将校禁卫以上,并赐锦袍。”《东京梦华录》中曾这样描写当时的京城开封(汴梁)十月一送寒衣的情景:“(九月)下旬即卖冥衣、靴鞋、席帽、衣段,以十月朔日烧献故也。”
到了明代,送寒衣的习俗进一步发展,寒衣也更加丰富多彩。明代刘侗、于奕正在《帝京景物略》中,对当时京城寒衣节的情况作了较为详细的记述——当时送寒衣十分讲究,不但衣服有一定的规格尺寸,而且在上面郑重地写上故人的名字辈分;送的时候还有一定的规矩:亡故较久者的寒衣用五色纸剪成,新亡者的寒衣则需用白纸裁剪。给新亡者送寒衣时,还要大哭一场。(B)(13)
新闻推荐
阳谷张秋镇曹堤口村旧服务室位置偏僻、年久失修、破损严重,即存在安全隐患,干部群众也不愿意去服务室商议村务。省派第一...
阳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阳谷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