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兵的荣光

烟台晚报 2020-07-31 10:16 大字

□于建勇

“不灭几次像样的大火,就成不了真正的消防兵。”1980年冬天,我参军到了武警聊城支队阳谷县消防中队,听老兵们说出这样自豪的话语后,心中对参加灭火战斗充满了期待。此后的五年间,参加过多少次灭火战斗我现在已经记不清了,但1982年初冬那个晚上,扑灭河南省台前县造纸厂的那场大火,至今记忆犹新。

那晚的火警电铃是在熄灯前响起的,当时我们已经上床,铃声一响,大家箭一般地冲进车库着装登车,三分钟后,中队的三辆水罐消防车、一辆干粉消防车倾巢出动,拉响长声警笛一路向南,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行车途中我们得知,这次是“出省作战”,失火的是河南省台前县造纸厂,因当时这个县没有消防队,只好向我们求援。疾驰一个多小时后,我们到达火场,远远看到火光映红了半边天。近前后,大家都吃了一惊,从来没见到这么大的火:正在燃烧的是造纸厂的草料场,一共有8个长约80米、宽约30米、高约20米的麦秸垛,其中四个同时着火,目之所及,一片火海,垛顶的火舌蹿起十余米高,垛中间已经烧出许多深深的“火洞”,人站在几十米远就被烤得受不了。三消防车水打出去后,跟没打一样。这种情况下,如果水源充足,几辆消防车可接力供水,但水源在离火场两公里远的造纸厂,接力供水水带不够,三辆消防车只能来回奔波,一车车往火场拉水。这样忙活了近一个小时后,火势不仅没有减弱,而且已经威胁到另外的草垛,情势十分危急。队长急得团团转,询问厂方人员附近是否还有可用的水源。厂方的人说:“草料场院墙外不远,有一个臭水湾,水量还可以,可因常年倒垃圾,很脏很臭,又有墙隔着。”“有水就行!”队长喜出望外,立即命令我们把墙拆出一个缺口,开出一辆消防车从臭水湾吸水,给另外两部车供水。虽然那水臭气熏人,但水源问题总算解决了,火场上四支水枪同时打水,半个多小时后,火势终于逐步得到了控制。

那时我们所使用的消防车可乘8个人,除班长和司机外,有6名战斗员,一号员、二号员负责抱水枪,三号员负责控制车上的出水闸,四号员负责增减梳理水带及传达口令,五号员、六号员负责破拆及人员、物资抢救。那晚分工彻底打乱了,大家都成了一二号员,轮流上阵抱水枪。那时我们没有隔热服,穿的帆布灭火服基本没有隔热功能,为减轻火焰灼烤,我们就往身上打水,把灭火服湿透,等被火烤干了,再用水打湿。一直到次日黎明,火场上才基本没有明火,但四个麦秸垛都还冒着烟,暗火随时可能再烧起来。尽管此时我们又累又饿,尤其是时值深冬,被水湿的衣服没有干透,个个冻得全身哆嗦,可大家丝毫不敢懈怠。厂方人员见状,就找来几件大衣和被褥,让撤下来的人披上取暖,没有大衣、被褥的干脆趴到发热的车头上取暖。

到天完全放亮时,大火终于彻底被扑灭了,尽管被烧的那四个麦秸垛剩下的已经不多,但另外四个却保住了。再看看战友们,一个个从衣服到皮肤全成了“非洲黑”。

事后我们得知,这场大火直接经济损失30多万元,在当时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而火灾原因仅仅因为一个来卖麦秸的农民扔了一个烟头。在灭火战斗讲评会上,我们的老队长动情地说:“同志们,咱队上有句话说‘不灭几次像样的大火,就成不了真正的消防兵’。但是,拼杀是军人的荣光,而和平是军人的渴望。咱们消防兵也是如此,灭火是咱的光荣,可对火灾受害者来说,灭火的每一滴水都是他们的眼泪。正所谓隐患胜于明火,责任重于泰山啊!”

如今,从军的岁月已渐行渐远。但当年老队长的话,时常在我耳边响起。

新闻推荐

示范园结出示范园结出““致富果致富果””

近日,山东省阳谷县寿张镇周庄村扶贫示范园大棚内种植的“釜山88”小西红柿进入采摘旺季,串串红红的小西红柿在绿叶阳光的映...

阳谷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阳谷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