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作坊到产业化 从单打独斗到“党支部推荐” 从卖产品到卖品牌 “国庄粉条”华丽转身

聊城日报 2019-11-20 15:16 大字

□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布双起通讯员张秋兰

“最近,我正忙着‘国庄粉条’申遗的事。对我们村来说,这可是一件大好事,我们正在积极地做筹备工作。”11月10日,记者去阳谷县侨润街道国庄村采访时,村党支部书记国金尚高兴地说。

说起“国庄粉条”,在阳谷及周边那可是响当当。据村里老人讲,国庄制作粉条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一开始是用绿豆粉制作,规模小产量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开始生产红薯粉条。由于红薯粉条口感柔韧且粘性大,每年都吸引了阳谷县及河南、河北和东北三省等地的客户慕名前来购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国庄村200多户村民几乎家家制作粉条,都是手工作坊,由于买不起制作工具,大多是几家合伙一块做,少的生产几十斤,多的一两百斤,全村也就生产两万斤左右。除自家吃外,剩余的换些钱,贴补家用。

“红薯粉碎、沉淀淀粉、淀粉晾干、制作芡糊、和粉揣揉、漏丝成型、自然冷冻、解冻晾晒……”从事粉条制作多年的76岁老人国金发向记者介绍起了传统红薯粉条的制作工序。“整个制作流程中,最关键的一步是制作芡糊,需要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将滚烫的开水倒入红薯粉中,再顺着同一个方向均匀用力,使劲搅拌,直至形成完全透明的‘糊’。”

到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村里成立生产队后,一切资产归集体所有,各家各户的作坊式制作粉条就停止了,转为以生产队为单位集体生产,规模扩大了,产量也有了很大提高,全村8个生产队每年生产粉条10多万斤。文革期间,“国庄粉条”曾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割掉一段时间。生产队不能生产了,有一些群众就在家里偷偷做一些,除自己及亲戚食用外,偷偷拿到外地集市上卖,换一些钱花。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粉条生产不再偷偷摸摸,规模扩大了,产量提高了,而且不再仅仅是贴补家用,成为了群众发农致富的手段。村里通过发展红薯种植、淀粉生产和粉条加工,走出了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销售的一条龙发展模式。

2015年初,国庄村党支部牵头成立了国庄粉条加工专业合作社,注册了品牌商标,并在包装袋上打上“党支部推荐”的字样,统一包装、统一标识、统一销售,当年村集体增收8万余元。经过三年的带动发展,2018年,国庄粉条加工专业合作社社员达到了35家,村里红薯粉条产量也一度达到120万斤,社员纯收入达到200万元以上,村集体每年也有10多万元的收入。

国庄村的粉条生产始终没有抛弃传统的手工技艺。“传统的粉条制作费时费力,又受天气等条件制约,所以粉条产量受到一定影响。”国金尚说,为增加红薯粉条产量,村里逐渐改进了制作工艺,在制粉、揉面、下条等过程中,使用了半机械化操作,但关键环节仍不会离开手工操作,不使用任何添加剂,仍保持着传统的做法。

“为维护这项传统产业,村里在党支部、村委会的领导下,成立了粉条协会,村民注意合理利用资源,避免无序竞争和破坏生态环境,形成了生产供销和质量监督、环境保护一体化的格局。”国金尚说。随着村民的品牌意识、维权意识的提高和技术的改进,国庄粉条必将有更加美好的前景。

新闻推荐

摸清底数 源头控制 强化督导 阳谷县:散煤治理直击“病灶”

本报讯(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朱海波通讯员章国华)为打赢蓝天保卫战,阳谷县抓住当前有利时机,从摸清底数、源头控制、强化督导等...

阳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阳谷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