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要咋种更挣钱,种粮大户有话说

农村大众报 2019-04-01 14:31 大字

春分时节,地处阳谷的一块麦田里,汩汩井水流入麦田,不远处是正在施肥的农民……

“同样一块地,同样是春耕,去年和今年就不同。”站在地头,阳谷县阎楼镇辛庄村洪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张洪彦告诉记者,在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公司积极调整种植结构,以前是单纯追求粮食高产,新目标是在保证基本产量的前提下,坚持多条腿走路、多元化种植,以增加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张洪彦从2012年投资农业,当时种了100亩蔬菜,但几年下来,他发现,种菜不仅需要技术,更需要预测市场行情的“千里眼”。“阎楼是一个工业乡镇,缺少专业的蔬菜市场,而粮食虽然价格起起伏伏但不愁销路。”在蔬菜连赔3年后,他转头一心种粮。

这两年粮食价格走低、收益下降,但张洪彦认为,种粮仍然有赚头。他说,种粮一是讲科学。前年秋天种小麦时,镇上请来专家讲课,反复强调气候变暖,小麦要延迟播种。他听了专家的话,小麦晚种了半个月。转过年来,当地发生了严重的倒春寒,小麦虽受了冻害,但亩产达到了750斤,而早种的,亩产只有四五百斤。二是农产品生产要“量体裁衣”。“现在公司一共流转土地500多亩,其中400多亩种小麦,余下的地准备到4月份种黄秋葵。”张洪彦说。

“不怕黄秋葵也卖不出去?”“黄秋葵是订单种植。”张洪彦介绍说,他去年种了60亩黄秋葵,全部以1.2元一斤的价格卖给了企业,今年更是早早签订了合同,而且面积扩大到了100亩。不仅黄秋葵是订单种植,秋天种植的100多亩大豆、200亩糯玉米也走的这条路子,只有200亩种普通玉米。

把普通玉米全改成糯玉米或大豆,收入岂不更高?张洪彦说,用工多的作物要少量多样种,以便错开收获时间,否则人工不好找。“摘豆荚就是几天的空,晚几天就变黄、老了,人家就不要了。”大豆和糯玉米的种植面积,他是根据市场和当地劳动力测算好的。

这样的种植模式能挣多少钱?张洪彦说,去年除去成本和家庭日常开支,他还余下20多万元。

柿子园村的王文波则把侧重点放在了多元化种植上。

“160亩地,60亩种的麦子,100亩种瓜果。”王文波说,“2015年前,咱光知道种小麦、玉米,后来玉米价格下跌,才琢磨着种起了瓜果。”果树是2015年栽下的,今年刚到挂果期,前3年不但没收益,王文波还陆续投入了200多万元。不过,王文波认为前景可期。柿子园村离阳谷县城不到20里地,发展休闲农业有优势。“我这100亩可以称得上是百果园,有桃、梨、杏、樱桃、柿子等10多个品种的瓜果。通过开发农家乐和采摘游,一亩应该能增收不少。”

“现在有收益的就是粮食和6个棚的哈密瓜。”王文波说,拔了瓜秧,到秋天再种两茬香菜,算下来,一亩地的大棚收入能达到3万元。

王文波说,不管是主动跟着市场走,还是被市场倒逼着走,农民正越学越精,主动由低效、低附加值产品向高效、高附加值产品转变。

新闻推荐

小板材长成大产业

3月16日,阳谷县大布乡高庄村返乡农民工在家门口晾晒、拉运板皮。今春以来,阳谷县鼓励返乡农民工在家乡就业创业,利用当地林...

阳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阳谷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