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巢引凤』果满枝 —

聊城日报 2018-11-07 10:56 大字

阳谷县招才引智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布双起本报通讯员李红伟孙甜甜郭素彦

“我县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是按照国内一流、国际领先标准招引的,将有一大批新兴产业的顶尖精英来阳谷创业。”日前,阳谷县人才办工作人员欣喜地告诉记者。

阳谷县紧紧围绕产业结构调整、新旧动能转换和高质量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引进国内外高端智力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业等领域内高层次、高技能、紧缺专业人才为重点,不断完善人才服务体系,创新工作机制,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转型发展,人才是第一资源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

凤祥集团引进中国肉鸡行业领军人物王进圣及核心团队,实现了肉鸡养殖智慧化,每人养鸡的数量由原来的3000只提高到现在的8-10万只,每只鸡防疫费用由1.7元降到0.5元,效率大幅提升,成本大幅降低,凤祥鸡肉被选定为国家队运动员保障用品。

站高谋远方能绘蓝图。阳谷县委、县政府以战略眼光,把人才工作放在优先位置来抓,从县委常委会到全县人才工作大会,全面部署发展规划;服务创新驱动发展,贴近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企业做大做强需要,让人才事业发展与全县中心大局相融互动,发展的思路更为清晰。“尚贤者,政之本也。”该县全面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成立县委人才服务中心,强化工作职能,充实人员力量,形成了党委领导,人才中心牵头抓总,人社、科技、经信等部门各负其责、协调配合的管理机制,在政策制定、平台建设、项目申报、考核落实等方面统筹推进、协同发力。注重发挥政策引导作用,有针对性地制定大学生创业、重点产业进园区、扶持支柱产业发展等政策措施。结合本地实际,出台具体落实意见和跟进措施,建立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制度,党委与专家之间健全了联系服务体系,改进联系服务内容和方式,突出了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强化了服务支持健全工作机制,力求在新一轮人才争夺战中抢占先机。

产业升级,聚集高端紧缺人才

山东阳谷电缆集团有限公司2017年建设年产400吨光纤预制棒项目,聘请王正江、陈强、石志成等国内光纤预制棒生产领域拔尖人才,组建专家团队,开展自主研发,填补了山东省光纤预制棒技术上的空白。“紧扣全面创新改革、产业转型升级、脱贫攻坚等战略需要选才聚才。”阳谷县人才办负责人说。阳谷县以宏大的视野、海纳百川的胸怀,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一组数据可以看出成效。目前,全县拥有各类科技创新平台66个,其中国家级5个、省级21个、市级40个。凤祥集团、祥光铜业、华泰化工3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引进博士6名,先后开展“规模化肉鸡场H9N2亚型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及综合防控技术研究”“旋浮铜冶炼高砷烟尘清洁回收关键技术研究”等多个课题研究,增强了企业科技创新实力;全县有119名优秀本土人才获得人才工程支持,其中30人获得市级以上支持。全县拥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名、泰山产业领军人才2名、省市首席技师7名,华泰化工杜孟成今年被评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趋势,积极融入全球人才资源配置,阳谷招才引智的脚步开始提速“奔跑”。该县积极组织企业参加“院士专家聊城行”“海外人才交流洽谈会”“中国人才交流洽谈会”等高端人才对接活动,引导企业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思想,以技术入股、合作研究、聘任顾问等柔性方式引进人才;邀请山东农业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等20余所高校院所50名专家教授与企业成功对接,签订技术合作协议4项。今年5月份,华泰化工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签署科技合作协议,双方共同筹建“先进陶瓷纤维研发中心”,在此平台上开展先进陶瓷纤维新材料研发。

创新政策,完善人才体制机制

把改革创新作为推进人才发展的根本动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阳谷依靠改革红利释放更大的人才红利。体制机制顺,则人才聚、事业兴。近年来,该县紧紧抓住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这个“牛鼻子”,构建更具竞争力的人才集聚制度和更具灵活性的人才管理机制,推动人才供给由量的积累向质的提升转变,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创新热情和创业活力。

人才能否脱颖而出、充满生机活力,关键取决于孕育和激发人才的政策环境。该县坚持把优化人才服务环境放到重要位置,着力转变服务意识, (下转A8版)

新闻推荐

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幸福 西湖镇争创国家卫生乡镇走笔

□本报记者布双起本报通讯员刘月洁布茂同10月20日,记者来到阳谷县西湖镇,放眼望去,处处洋溢着幸福快乐的和谐景象。随着创建...

阳谷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阳谷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