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件人物陶俑再现西汉社情民风 导引俑再现健身益寿导引术,跪俯俑揭秘丧葬文化生活

齐鲁晚报 2018-09-06 02:24 大字

本报记者凌文秀通讯员朱鹏

汉代人相信灵魂不灭,“视死如生”,随葬品也非常贴近死者生前生活场景。在聊城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文物展区,陈列着一组13件人物陶俑,它们姿态各异、大小不一,再现了西汉时期的社情和民风。

13件人物俑

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13件人物俑都是捏制灰陶,留神看,还能看到灰陶表层的指纹痕迹。这组陶俑大小不等,高矮不一,形态各异。根据博物馆提供的数据,13个陶俑最高大的高约12.6厘米,最小者高仅为6.5厘米。

别看陶俑体型小,但结构比例适当、纤巧生动,跟秦俑的雄浑气度相比,更具汉俑眉清目秀、身姿轻巧单薄的特点。

俑体表面白粉做底,个别还有墨线勾勒出的眉眼。寥寥几笔,却刻画入微,表情神韵跃然其中。陶俑的具体位置、排列顺序已被打乱,但专家根据这些人物俑的姿势,将其分为哭丧俑和导引俑两类。

这些人物俑出土于阳谷县定水镇吴楼村的一座汉墓。汉墓于1997年8月被发现,经调查勘探,砖室汉墓共5座,13件人物俑就出土于其中较大的一座砖室墓葬。由于曾被盗掘,器物多遭破坏,有一定程度的残损。经全力抢救性发掘,出土了陶器、铜器、铁器、铅器及石器、骨器、钱币等文物,共计98件。墓葬规模宏大,随葬器物繁多,应属侯王级的墓葬,经过缜密分析排查,专家认为墓主人似为阳平侯王禁家族成员之一。

导引俑再现

健身益寿导引术

13件陶俑中,有8件造型奇异,他们大多上身直立,双手合十于胸前或双拳紧握,下肢并拢屈腿呈坐姿。排在一起,组合成套,虽姿态各异,却又感觉动作连贯和谐。由于曾经被盗,加之有一定残缺,原貌和顺序无法完全恢复,但观察这几件可推测,它们所展现的可能是不同的导引术式,又或是同一术式的不同分解动作。与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画《导引图》中的一种运动姿势很相似,可称为“导引俑”。

导引,是一种古老的医疗健身方法。它是通过肢体的俯仰屈伸配合呼吸的运动,来达到锻炼身体、预防治疗疾病的目的。术中的每个动作都和人身的一条脉络、一个器官相对应,从而起着促进某一部分生长或治疗某一部分疾病的作用。导引术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东汉名医华佗创的“五禽戏”就是在它的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这说明,导引术到了汉代就已经在医学领域中得到广泛认同,成为健身益寿的体育锻炼。而导引俑,作为一种依托墓葬而存在的随葬品,成为古代导引术保存下来的实物资料。

跪俯俑揭秘

汉朝丧葬文化生活

跪俯俑共5件,他们双膝跪地,上身和头部有一定倾斜,或前倾或后仰,一手抚地,一手上举。残存眉眼紧凑悲痛,似在拍地痛哭,哀伤之情溢于言表。由此分析,应是一组“哭丧俑”。

哭丧习俗,出自周礼,原是儒家礼仪的一种,汉代兴起,一直延续到现在。亲人去世,以哭泣来寄托未了的情感是人之常情,逐渐发展为一种殡葬习俗,尤其在汉代,随着统治者对于儒家文化的推崇,孝道观念深入人心,所以,丧葬仪式就成了彰显孝心的方式。

这组哭丧俑,不仅为我们揭开了汉代人民精神、社会生活的神秘面纱,也让这种具有久远历史的礼仪习俗重新走入我们的视野。

除了这组陶俑,墓葬中其余的随葬品也都真实还原了墓主人生前的生活环境。数量之大、种类之多、涉及面之广,也突出反映了汉代丧葬习俗中“视死如生”的特点。古人深信“灵魂不灭”,认为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结束,而是一种从人间到阴间的转换,所以生前所有,要以随葬品的形式尽可能还原。以阳谷吴楼汉墓为例,整个墓葬由甬道、两个墓室和回廊三部分构成,就应该是仿了逝者生前居住的房屋结构。出土陶器中,不仅有大量的壶、盆、鼎、灶等器物,还发现了很多动物俑,如猪、狗、羊、鹅、鸭等。

这13座陶俑共同组成一座有2000多年历史的汉室墓葬,为我们真实建构出墓主人生前的偏爱喜好,同时又透漏了当时社会的精神风貌和社会属性。

13件人物俑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新闻推荐

大布乡:加强宪法宣传教育

本报讯近日,大布乡党委组织全乡党员干部听取“阳谷县普法宣讲团宪法报告会”,使他们受到了一次系统的宪法知识教育,提高了思...

阳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阳谷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