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学校,这样对随迁子女敞开

大众日报 2018-03-19 07:03 大字

□本报记者王红军

一边是进城务工子女平等“入学权”问题,一边是激增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数量,这给城市教育承载能力带来了诸多挑战。

今年,济南市槐荫区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17年该区保障了3753名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公平入学。随迁子女异地就学难在哪儿?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外来孩子入学越来越顺利

3月15日,在槐荫区老屯市场,来自阳谷的高女士早早地将水果摊摆了出来。她和丈夫来济南已经10多年。3年前,在老家上小学的大女儿被转到济南上学,现在已经读初一了。二女儿从小在济南长大,幼儿园、小学都是在附近的学校读的。

“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大城市上学?”高女士一家就租住在老屯市场附近,“当初,孩子入学比较方便,市场统一办理了营业执照,还回老家开了几个证明。”

跟高女士不同的是,在振邦保安公司工作的陈成国,对10多年前孩子随迁入学有很多感慨。“当时政策没有现在这么宽松,关键是班级里容纳的学生有限,外来的孩子入学面临一些问题。”

现在,他的同事、在济南打工的老家亲戚,都面临着子女入学的问题,就容易办多了。“现在除了居住地区外基本上没有限制,每年入学政策都有新的进展,外来孩子上学越来越顺利了。”

据槐荫区教育局相关科室工作人员介绍,槐荫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人数2015年至2017年分别为4.8万余人、5.2万余人、5.6万余人,其中,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所占比例分别是41.8%、44.5%、48.8%,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随迁子女快要接近一半了。我们做到了符合入学条件的随迁子女公平入学。”

每年增加2700多名学生

槐荫区闫千户小学原来是一所简单的村建学校,被确定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定点学校,如今已经发展成为省级规范化学校。

校长卢坤说,在2012年,学校只有8个班112名学生。现在有18个班795名学生。其中,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635人,占到了79.9%。

随着城市建设快速发展,闫千户小学附近的茶叶市场、汽配城等外来务工人数增长很快。

今年春节过后,闫千户小学进行了新生入学摸底,发现学区内只有26个本地户籍适龄入学儿童,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不好估算了。

卢坤说,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逐年都在增加,在其他地方上幼儿园的孩子,一招生开始也会涌进来,很难预估,这是面临的最大压力。

去年,闫千户小学一年级招生时,本来空余了100多个学位,但最终有近300名外来务工随迁子女报名,符合入学条件的就接近200名。

槐荫区教育局有关人士表示,过去,济南市设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定点学校,但后来随着随迁子女数量的激增,有空余学位的公办学校都敞开了招生的大门,近5年来,义务教育阶段平均每年增加2700多名学生。

这位人士分析认为,现在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流动性大,一方面为了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为了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

此外,二孩全面放开,也会成为学生数量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有教育界人士表示,“二孩政策后出生的孩子,马上就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三四年之后马上面临上小学,届时,人数还会增加。”

学位、师资等问题亟待破解

想让随迁子女真正和城里孩子享受到一样的教育,还要迈过哪些坎?

首先,最大的难点在于学位的不足。槐荫区教育局有关科室负责人表示:“这些年,我们一方面新建或扩建学校,另一方面不断挖潜学校学位,尽可能保证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也有学上。但是,可挖潜的空间越来越小。”

槐荫区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去年,该区投入2.4亿元用于教学基础设施建设。今年,他们还将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启动2所中学、4所小学和7所幼儿园的建设和改造工作,并加快完善西部新城教育配套设施。

陈成国认为:“随着随迁子女数量的快速增加,基础教育设施不能迅速建起来,学生容纳量短时也不会好转,需要一个过渡阶段。”

其次,师资短缺成为解决异地就学需求的关键。在不到6年时间里,闫千户小学由原来的8个班增加到18个班,有34位在编教师和16位外聘教师,能够基本满足教学需求。但是,外聘教师相对来说不太稳定,流动性太强,也影响着教学质量和学生家长的满意度。

槐荫区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教育部门已经意识到了教师资源的紧迫性。“我们去年公开招聘了134名教师,今年还将引进高水平、优质教育资源,让老师们‘走出去\’学习,邀请名家‘走进来\’培训,建设一批名校、培养名师,促进基础教育继续向优质均衡发展。”

教育热点调查

新闻推荐

生态园里生态美

3月10日上午,在阳谷县大布乡苏海生态园里,挖树苗、捆树苗……人人挥汗如雨,一派繁忙景象。生态园负责人苏保同指着几辆装满树苗的汽车说:“这些海棠和法桐树苗是送往聊城开发区广平...

阳谷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阳谷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