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着寒风,本报记者探访温室大棚、麦田地头 农技专家忙指导 大棚增温添设施

大众日报 2021-01-09 10:12 大字

□ 本报记者 孙亚飞 张鹏

姜 斌 刘磊

“这次寒流降温幅度大,持续时间长,总担心群众应对经验不足,能多跑几个棚就多跑几个吧。”1月7日下午5时30分,眼看着太阳落山,驱车离开房庄村的莘县燕店镇农技站站长王平还是决定再到2公里外的后耿村转一转。

“王站长,我最近发现棚里的西红柿转色慢,是不是有毛病了?抓紧帮我看看。”见到王平下车,刚从棚里出来的村民耿俊礼赶忙上前,抓着她的袖子就往棚里走。

在棚内仔细查看一番的王平给出答案:“最近阳光充足,要比平时适当提前拉开棉被,下午适当晚盖棉被,增加光照时间、增加棚内温度。你还得在棚内覆盖地膜,棉被上加盖薄膜,增加棚内夜间温度,准备好补光灯,以备阴天时用。”

“你这个棚寒流过去再浇水吧,防止土壤过湿降低地温。”“发生低温危害的蔬菜不能快速升高温度,应该采取缓慢升温的措施,避免温度升高过快造成组织坏死。”……面对耿俊礼一连串的问题,王平仔细回答。站在20℃的棚内,时间一长,穿着厚外套的王平也有些受不了,顺势扯了扯衣领散热。

钻出棚外,刺骨的寒风不禁让记者打了个寒战,已经“潮乎”的秋衣冰得后背十分难受。“有没有种‘冰火两重天’的感觉?”王平与记者相视一笑,随后又被其他村民招呼而去。这一天,王平已经钻了30多个大棚。棚内外近30℃的温差,王平也有些吃不消。

与王平不同,莘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技师郝宽亮在麦田一站就是2个多小时,有时他需要徒手刨出麦苗,仔细查看根部情况。郝宽亮说,当前,莘县蔬菜在田面积达25万亩,小麦面积达85万亩。1月5日开始,莘县农业农村局150名农技师主动出击,及时处理农户面临的紧急情况。

“棚内温度12.1℃,比俺家炕头温度还高。”1月7日,当天室外温度-18℃,滨州市沾化区下洼镇曹家庙村枣农陈元洪家的大棚里温暖如春。“可以通过枝干涂白、基部培土、树盘覆盖、延迟修剪、加固设施等措施提前做好防护,以利于枣树抵御寒潮、安全越冬。”沾化区下洼镇冬枣办主任刘荣昌向大家介绍防寒措施。

1月7日,太阳落山,诸城市贾悦镇杨庄社区的刘新文戴上手套,开始带着员工下卷帘落棉被,随后又将大棚边边角角的地方用新买的棉被塞得严严实实。

记者刚走进大棚,雾气迅速蒙住了眼镜。待擦拭完眼镜,方看到辣椒枝繁叶茂,二三十厘米的青椒一个挨一个。靠近后墙的小路上,大约每隔5米摆放着一个小瓷盆,煤炭燃烧的痕迹清晰可见。

“昨天晚上我们就开始用增温块和酒精给大棚造‘小火炉’取暖了,从深夜12点开始点火,光是增温块一晚上就能用20多箱,花去两三千元。”刘新文说。

忙完御寒准备工作,刘新文也已累得气喘吁吁。不过看到长势旺盛的蔬菜,他说,“现在正值采摘的好时候,青椒一天可以收获六七千斤,芹菜也有四百多斤。”

1月7日,迎着寒风,记者走进了淄博临淄万红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育苗大棚内,社员们正坐在成排的西红柿种苗前,进行挑苗和拣苗分级。一台台新购置的新型环保地源热泵正将暖风送到棚内各个角落。“大棚育苗对温度要求非常严苛,夜间温度更需要控制在18℃以上,暖风机可以有效提升棚内温度,足以应对寒潮。”合作社理事长王爱国说。

新闻推荐

莘县:传统农业迈向智慧化

□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苑莘隆冬时节,莘县农业不改丰收底色:朝城镇的草莓、圣女果“染”上了鲜艳的红色,王庄集镇嘉士丰家庭农...

莘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莘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