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了的老地方、老场所

青岛早报 2019-12-23 06:04 大字

青岛开埠120多年,这期间历经变迁,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发展很快,改建了很多道路,新建了独具风格的建筑和新景点、新场所,有的成为城市的新地标。与此同时,不少旧的舆地、建筑、场所拆除了,原有的名字也随之消失了。

一座城市的变化,演绎着城市的历史进程。当我们再次谈到消失了的老地名、老场所时,老年人会感到温馨与怀旧;年轻人在觉着好奇的同时,也会加深对这座城市的了解和感情。

青岛是一座年轻的城市,虽说历史不算长,但文化底蕴丰厚,有许多老地名、老场所广为人知,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记。现仅就市内几处有特殊意义的老地名和老场所,予以记述。

后海栈桥

栈桥,青岛标志性的建筑,也是著名的景点,青岛人没有不知道的,外地人来青岛,没有不去栈桥的,因此,栈桥可以说是名扬四海。栈桥,准确地说应该叫前海栈桥,因为在青岛四川路靠海边的地方,当年还有一处栈桥,它就是后海栈桥。加上“前海”以区别“后海”。

后海栈桥位于四川路,以前四川路第二小学的位置。 1934年,青岛港务局为解决军舰、船舶停泊而建。全长183.5米,宽2.5米,钢筋混凝土结构。靠岸的地方还建有海军招待所,是一座很漂亮的楼房。整体说来,后海栈桥是设备完善、海湾良好的码头。建成后,常有军舰来此停泊。因此,又有海军栈桥之称。青岛解放后,来这里停泊的军舰几乎绝迹,这里成了西镇的群众游玩、钓鱼的好去处,特别是孩子们,从桥上“扎猛”、戏水,不亦乐乎。1956年,电影《海魂》的外景就是在这里拍摄的。后来,栈桥拆除,填海造地,海岸向外推进,后海栈桥,这个与前海栈桥媲美、相互呼应的地方,就此消失得无影无迹。

海关后

在冠县路与莘县路相交、小港码头的岸边,有一座德式的小洋房,据说这是德占时期的海关(其实这是错误的,应该是管理小港码头的办公室)。长期以来,人们将海关后面的金乡路、邱县路一带的地方称之为海关后。

新中国成立前,海关后的居民多为码头工人、从事渔业盐业的人们和小商小贩,有的住大杂院。这里有旅馆、澡堂、小百货、低级的酒吧舞厅,还有暗娼遍地。每到夜晚,灯红酒绿,热闹倒是热闹,但治安混乱,盗窃、斗殴时有发生。海关后离繁华的中山路不远,但与中山路的景象却形成明显的差异。新中国成立后,经过整治,海关后的治安安定。德式小洋楼拆除,海关后的名字也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话语和记忆。

西大森与天桥

位于云南路北头,广州路与莘县路相交的三角地,也就是南村路与石村路一带,以前叫西大森,它范围不大,但名气不小,老青岛人几乎没有不知道的。西大森的名称来源于德占胶州湾前,当年这里是一片原始的野树林。德占胶州湾后,将这一带的树木砍伐,随即搭建了简易的民房,供外地来青修铁路、做建筑活的人居住。

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西大森已成为普通的居民区,不过,城市贫民居多,居住密集,环境差。因为邻近火车站,过往行人很多。那时,这里烟酒、百货、小饭店、小旅馆……应有尽有。特别是天城戏院建成后,西大森成了小市民的娱乐中心,新中国成立前(包括解放初期),青岛肉类食品价格比海产品要贵得多,一般市民吃不起肉,但吃得起海货。西大森靠近小港码头,每天渔船上岸,大批海货被商家买走后,剩下少量的海产品就近拉到这里,本来海货就便宜,这样,这些鱼虾等就更不值钱了,谁都能买得起。当年,“靠海吃海”这话一点不错,青岛嘎啦(蛤蜊)4分钱1斤都没人要,不像现在。

再说天桥。德占胶州湾时期,在云南路至天津路之间修了一座铁桥,大家都叫它“天桥”,这是天桥之始。 1924年改铁桥为木桥,更名为定庵桥。1931年重修后,改名为国民桥。1940年该桥在大雨中倒垮,后在原地重建。1947年再建,又改名为泰云桥。1970年改木桥为钢筋混凝土桥,定名为跃进桥。这座桥的名字改来改去,但在青岛老百姓那里,始终叫它“天桥”,这可能,一是因为叫惯了,不愿改;二是因为别的城市如济南、北京都有天桥,青岛为啥要改名呢。

天桥离西大森很近,市场共享,尤其在民间演艺方面。这一带有说书的,有变戏法,有唱戏的,有卖艺的。有的在天桥边撂地摊,有的到天成戏院上戏台。后来成为相声泰斗的侯宝林、马三立,评剧皇后白玉霜、红透半边天的新凤霞,都曾在这里演出过。

改革开放后,西大森改造,天桥拆除,它们的名字也渐渐被人遗忘了。

波螺釉子

以前,青岛胶东路的西段,没有多少人知道它是什么路,可是,提起波螺釉子,则无人不晓。这段路,1924年铺就,其西头位于热河路上,蜿蜒向东下行,可与莱芜一路、苏州路、无棣路相通,其西头高处与东头低端落差达十余米。路的两旁是民房(有的地方是防护墙),路边有卖点心、水果及各种小吃的。行人来来往往,还算热闹。

青岛人叫海螺为“波螺”,什么香波螺、辣波螺。海螺外表是一个整体,壳内却是曲曲弯弯,别有一番洞天。走进胶东路西段,就像走进海螺的内壳,左弯右弯,盘旋七八次,才能走得出来。青岛人把光滑物体的表面,叫像“上了釉子”一样。这段路,是马牙石(方块石)铺路,人走多了,将石块磨出光来,就像“上了釉子”。于是,这段路就有了“波螺釉子”的称呼。有着如此强烈青岛特色(坡路、弯路),和只有青岛人才想得出、叫得响的名字的地方,十几年前也消失了。

菜市楼与东方菜市

看名字就知道,这两个地方都与卖菜有关,实际上不只卖菜,而是包罗各种买卖,是综合性的超市,都是老青岛有名的市场。之所以有名,因为那时青岛既经营日用百货,又卖菜、卖粮、卖海鲜,面向普通市民的大型市场很少,因此,在老百姓当中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先说菜市楼。老西镇是青岛开发较早且平民居住集中的地方,尤其是后海沿一带。至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莘县路邻近小港码头附近,有一处露天市场,卖菜的、卖海鲜、卖其他吃的、用的小摊贩到处都是。为改变这种脏乱现象,沈鸿烈主政青岛的1934年,在莘县路上(现在莘县路小学对面)建了一座地上三层、地下一层的大楼,这就是菜市楼。菜市楼三楼办公,其他全用于摊位。经营的物品无所不有,以干鲜海货最为著名。

东方菜市在龙口路与广西路相交的地方,也有叫东方市场的,1931年建成。东方菜市是二层楼房,一层是日用杂货、土特产、布匹鞋袜,也有蔬菜、水果。二层是戏院。周围有饭店、裁缝铺、照相馆,还有一家邮局。东方菜市地处前海,离山东大学(今海洋大学鱼山校区)不远,文化氛围较浓,当年的“荒岛书店”就在这里,一些文化名人如老舍、洪深、王统照、肖军等,时有光顾。黄宗江、黄宗洛、黄宗英的黄家,也在离这里不远的龙口路一条小巷里。后来,二层的戏院关闭,改建成多间小房间,供商家家属及外人居住,虽说拥挤,但不乏人情味。

石炭线

小时候不知道石炭线,只知道青岛有个十三县,心想有十三县,怎么没听说有十二县呢?还有,跟大人去十三县挖“嘎啦” ,才知道这个“县”原来是一片海(其实这里离石炭线还有一段距离,但人们把它也归于石炭线)。

后来,因为搞运输,经常来这里拉煤、拉石料,这才搞明白,石炭线原是铁路的专有名称,是一段装卸煤炭、石料等散装物品的专用线,这里还有什么协作线等铁路专用线。石炭线为什么广为人知,就是因为邻近海滩,这里是海泊河的入海口,有大片淤泥,很适于“嘎啦”、蛏子、虾虎等海产生物的生长。记得当年每逢夏季夜间退大潮,来赶海的人就像赶大集,挖“嘎啦”、钓虾虎、捉逛鱼,灯影闪烁(赶海人大都带着手提灯),人声嘈杂,好不热闹。

后来,随着铁路货物运输的变化,石炭线不再是专用线,而海泊河入海口建了八号码头。旧的消失,新的出现,这是社会发展的规律。

五号炮台

德占胶州湾后,为防外来攻击,在青岛修建了好几处炮台,其中由浮山所至海泊河下游,修建了五座炮台,即被后来人们称之为1号、2号、3号、4号、5号炮台,五号炮台位于现在的内蒙古路与沈阳路交界处(原针织一厂院内)。

在老青岛人中,对五号炮台有磨不掉的记忆,因为这里曾作为执行枪决犯人的刑场。1948年,国民党当局在五号炮台枪决汉奸张步云(土匪出身,曾任伪暂编第一军军长,又曾任国民党青岛警备司令部少校高参)。新中国成立初期,镇压反革命运动期间,也在这里枪毙过人。五号炮台由此给人留下了恐怖的印象,当年,即使在白天,有人也会绕道别处,躲开五号炮台。

水龙池子

台东三路当代广场的位置,原来叫水龙池子。水龙,现在家家都有,可在100多年前,却是稀罕事。青岛在德占时期就建了自来水系统,可是能装有自来水的用户却寥寥无几,只有市级政府机关和达官贵族才能用上,老百姓依然打井吃水。20世纪20年代初,在台东建了一处公共水龙,这在当时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于是,水龙池子的大名便传了开来。

水龙池子有半个足球场大,紧邻台东三路商业区,附近又有颇有名气的长盛源绸布店,人气旺。除了公共水龙外,还建了一处公共厕所。在这里聚集了各种小吃摊,馒头、大饼、水饺、炉包、凉粉、炸年糕……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有一个出租小人书的市场,大约有四五家摊位,每家摆放着数个书架,书架上尽是小人书,有民间故事,有根据小说绘制的武侠、科幻连环画,五花八门。书架前放置长条凳,供看书的人坐。解放初期,上小学的我,曾与同学经常来此看书,一元(旧币,等同一分)看一本,可以两人合看。

水龙池子周边的台东四路、昆明路,平日还算安静,可是到了春节,就成了卖春联、年画、鞭炮的市场。红纸黑字的春联、花花绿绿的年画,煞是招眼。卖鞭炮的为了证明自家的鞭炮好,便当众燃放,你家放罢我家放,硝烟弥漫,炮声震耳,好不热闹。而随着时光的推移,历史的进展,这一切的陈年旧事,都已随风而去。

上四方与下四方

要谈到开埠前的青岛,就不能不谈及四方村。四方村又分上四方村与下四方村,上四方村在现今的四方小学一带;下四方村在海云庵周边,两地隔河相望。上四方村姓氏单一,滕姓占绝大多数。下四方村则是多姓村庄。几百年前的中国村庄都是平房、小巷,上、下四方也不例外。上四方的巷子很有特点,其名字大多带有“德”字,如修德巷、慎德巷、崇德巷等等。

现在看海云庵离海边挺远的,几百年前,在下四方村就可以看到大海,听到涛声。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因为临海,所以四方村的人多以赶海,从事渔业为生。为祈求海神保佑,500年前,四方村的人们建了海云庵。德占胶州湾后,在临海沿线建了机车厂。日本占领青岛后,又建了大康、内外棉、银月等大型纺织厂,这一带成了工业区,四方村的许多人进了工厂,当了工人,但赶海仍是他们的业余爱好。直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上、下四方村的人还经常到电厂后、湖岛子、沙岭庄的海滩去挖“嘎啦”、捉鱼虾。

当年,在海云庵所在的海云街市场上,“嘎啦”几分钱一斤(有人挖了“嘎啦”,嫌剥“嘎啦”麻烦,煮开后,不吃“嘎啦”,只喝“嘎啦”汤),这真让现在的人难以置信。如今,上、下四方村以及他们的住房、胡同,连同赶海、吃海鲜,都已成为历史。

下 街

沧口下街的历史可上推到明朝万历年间。那时,朝廷派军队驻防女姑口,有分派到沧口沿海的军人,所在的地方就是后来下街一带。到清朝末年,这里已发展成小小的渔业码头和市场。德占后,修铁路、搞建设,招来了不少民工,形成了棚户区。因地势低洼,逐步有了“下街”之名。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一来沧口兴建了一批大型的纺织厂,还有橡胶、化工等工厂,二来因靠近沧口火车站,来往行人很多,下街很是热闹起来。货栈、旅馆、澡堂、鱼行、药铺、成衣店、铁匠屋……应有尽有。

下街是老百姓的习惯叫法,它的主要路段叫沧台路。新中国成立前,下街是城市贫民居住区,房屋低矮、潮湿,特别是由于地势低,逢雨必淹,这令人十分苦恼。改革开放后,沧口火车站取消了客运业务,下街一带进行了改造,道路宽敞,楼房整齐,也减少了喧闹。好是真好了,然而,尽管以前下街的形象不怎样,但对老青岛人来说,提起下街,不无温馨与怀念。

南日钢与北日钢

许多人只知道青岛有个青岛钢厂,是青岛唯一的钢铁企业,不知道以前青岛就曾有过炼钢厂,这就是南日钢与北日钢。 1938年日本再次占领青岛后,在沧口大马路98号建有钢铁株式会社,中国人称之为日本钢铁总厂。又在烟墩山以北建了胶铁工所,是其分厂。对此,老百姓简称它们为南日钢和北日钢。南日钢有炼钢炉,负责炼钢;北日钢烧炭,供南日钢使用。同时,北日钢还有化铜炉,将铜器熔化、铸造,用于制造武器。

钢铁工业需大量工人,为安置工人住宿,在距离沧口火车站1公里外的海边处,建有工人宿舍。这些平房一排排,一行行,整齐划一,大小相同,一条胡同接一条胡同,一户人家连一户人家,背靠背,门对门,非常密集。

抗日战争胜利后,炼钢厂改作他用,工人宿舍成为一般住民房,但人们仍叫它南日钢。直到拆迁改造以后,“南日钢”“北日钢”的名称才慢慢从人们的话语中消失。

新闻推荐

家里添三胞胎,他却高兴不起来 最轻的娃才800克 面对60多万元治疗费,这位农民父亲犯了愁

保胎期间,躺在病床上的尹女士。尹先生供图(资料照片)孩子的降生,给家庭带来希望和喜悦。但是,聊城莘县尹先生一家却很...

莘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莘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