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彬:熔铸血与火的荣光 忠于人民的县长
□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于伯平
1946年8月,国民党大举进犯冀鲁豫地区。一位年轻的县长积极组织担架队支援前方战场,发动妇女、老人、儿童碾米、磨面、做军鞋,创造了土改与战勤相结合的工作经验。他就是被誉为“模范支前县长”的沈彬。
17岁离乡再未归
沈彬1919年出生于四川省永川县永昌镇的一个商人家庭。1936年,面对日本的入侵,他放弃了教师工作,怀着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热情,到成都求学。
1937年,沈彬在成都参加了抗日民族解放先锋队,年底,决定去延安。他和十几名同学冲破国民党的重重封锁,找到了设在西安的八路军办事处。1938年初,他被组织送到延安,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同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8年,沈彬告别延安,来到山东,在泰西行署任秘书。他和战友们一起深入集镇、农村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武装力量,与敌伪和地方封建势力作斗争,促进了泰西根据地的形成和发展。
1940年初,21岁的沈彬到汶上任县长。当时,日军派出大量特务和汉奸捕杀我工作人员和抗日群众,斗争形势十分严峻。对于这段生活,沈彬自己有过比较详细的叙述:“我们忠实于人民。我们的‘衙门’谁都能自由走进,我们不骑马,不坐轿,只用两条腿往各处跑,十里百里都是如此。我们坚决地保护人民利益,谁来侵犯他,我们就会不顾自己的生命去保卫。”为革命事业捐躯
1946年8月,沈彬任中共观城县委副书记兼县长。他带领观城县民工组成的担架队,行程数千公里支援豫北战役,穿梭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为前线送粮食、弹药,抢救伤员,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任务,自己却因饥寒交迫、过度劳累,患了伤寒病。
1947年5月,沈彬的病越来越重,经常发烧。他强忍着病痛,带领担架队运送伤员。经过数天急行军,把伤员安全送到了南乐县后方医院。沈彬在这次支前中因饥劳过度,伤寒病复发,医治不愈,于1947年6月8日病逝,年仅28岁。沈彬病逝后,被葬于莘县王庄集镇侯庄铺村。
在莘县当地,沈彬的事迹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一些年轻人说:“每年我们都要去沈彬烈士的墓地扫墓,听老一辈人讲沈彬的感人事迹。我们也会把这段历史讲给自己的下一代,让他们和我们一样铭记历史。”
新闻推荐
本报讯(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于伯平)莘县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工业民营经济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1-9月份,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实...
莘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莘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