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就是力量 张华林,一个人带富东时固村
从“嫁女不嫁东时固”到“嫁女首选东时固”,莘县王奉镇东时固村近些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变化还得从张华林带领村民发展大棚产业讲起。
东时固村过去是一个传统农业种植村,村民大多以种植小麦和玉米为生,效益低下。住在该村的张华林一家也不例外,为减轻家庭负担,前些年张华林外出打工,在工地上搬砖运沙子,很是辛苦。2011年由于家庭原因,他离开工地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乡。
回乡后,张华林一度为干什么发愁。看到王奉镇附近的魏庄镇农民发展大棚种植效益可观,他也有了种植大棚蔬菜的想法。当时东时固村一个大棚都没有,张华林自身没有技术,周边没有蔬菜收购市场,关键建一个大棚得投入好几万,万一种不好,家里的积蓄有可能全部都打了水漂,街坊邻居和家人都不赞成张华林发展大棚种植。
认准了就得干。最终,张华林用周边乡镇种植成功的例子说服了家人,于2012年初投资5万元建起了该村第一个冬暖式大棚。
第一次种植大棚张华林选种了黄瓜,期间他通过去燕店、魏庄镇学习种植技术,并细心管理,黄瓜获得大丰收。他把黄瓜拉到魏庄镇的蔬菜交易市场出售,几个月下来净赚了4万多元。丰厚的回报给张华林打了一剂强心针,黄瓜落秧后,他又种上了效益较好的甜瓜。前期满棚甜瓜长势喜人,眼看着还有一个月就可以丰收了,谁知由于缺乏种植经验,大棚通风时间段没有把握好,致使瓜皮上长满了黑色的病点,一棚瓜非但没有挣到钱,还把上半年挣得3万多元搭了进去。但张华林没有退缩,相反此次失败的经历让他意识到掌握种植技术的重要性。此后,他又去了燕店和魏庄镇,找当地的农技师学习各种蔬菜的种植技术,闲暇之余更是买来书籍或从网络上学习相关知识。
功夫不负有心人,此后种植顺利了很多,而大棚带来的收益也着实打动了不少村民,他们也想跟着张华林学习大棚种植技术,但是苦于缺乏资金,很多村民望而却步了。
“俺知道种大棚挣钱,但投入在那儿摆着呢,没有钱怎么建大棚呢?”村民张文秀道出了大部分村民发展大棚种植的首要难题。为帮忙解决群众的资金难题,张华林带领张文秀等几位村民到镇农村信用社和镇政府咨询相关低息贷款政策,并自愿成为他们的担保人,帮助他们贷款发展大棚种植。待乡亲们的大棚建起来后,他凭借自身的种植经验,陪同他们到外地育苗厂选择种植品种,并帮助他们联系农技师来指导他们的生产全过程。种植期间,张华林经常到乡亲们的大棚里查看农作物生长情况,并与他们交流种植经验。很快,乡亲们的大棚见了效益,为帮助乡亲们销售,张华林主动把他们介绍给了自己熟悉的收购商,并经常带着他们一起到外地的销售市场去销售。
张华林用自己最朴实的行动带领本村村民逐步走上了致富路,村民们也将张华林看做了知心人和领路人。2014年村委会换届选举,张华林高票当选成为东时固村的党支部书记。上任党支部书记后,为进一步提高村民收入,从2015年2017年,张华林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将村东的200亩集体土地收回,投资160万元修建了200多个高标准的冬暖式大棚,并出租给了有意愿发展大棚种植的群众,大大减轻了村民建棚的经济压力,至此全村共有70多户村民发展起了大棚种植。
“其实不光种大棚的挣钱,农忙时大棚户都需要雇工,村里的一些老人和妇女都可以到棚里打零工,一天下来能有100元左右的收入,不但增加了村民的收入,也实现了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张华林说。
经过几年的发展,东时固村的人均收入从过去的不足1000元上升到了10000多元,从无集体收入的经济困难村发展成为现在每年集体收入20多万元的先进村。经过几年的发展,东时固村过去泥泞不堪的土路被10000多米的水泥路所代替,过去废旧的院落变成了现在高标准的农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天然气、网络实现了“户户通”,厕所改造改善了群众的人居环境,原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们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同时也大大改观了外村人对东时固的印象,现在“嫁女首选东时固”成为该镇其他村庄村民的共识。
“目前位于村东占地48亩的育苗基地将于10月底竣工,它不仅可以为村民们提供优质种苗和技术服务,还专门为残疾人提供了30多个工作岗位,帮助全村群众共同致富。另外,在村南,两家大型蔬菜交易市场已投入使用,之后,群众从进苗、种植到最后的销售,足不出村就可以完成了。我相信我们村村民的生活以后一定会越来越红火。”谈到该村以后的发展,张华林信心十足。
新闻推荐
商报聊城消息(通讯员冯永华)为预防减少农村交通事故发生,聊城莘县交警大队依托农村交通安全劝导服务站,积极开展交通安全宣传...
莘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莘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