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桑四川路(上) □侯修圃
四川路,始建于1916年。从莘县路到团岛,叫“鸣海町”。中国政府收回主权以后,改名四川路。当时十分荒凉,路下面是一片海滩,灌木丛丛,杂草丛生,野狼出入。老百姓俗称:马虎窝。1934年,著名作家王统照在《青岛素描》里写道:“日落时马车在青市的最西偏处。那是著名的马虎窝。海岸上的木板屋与草棚,中间有不少的家庭在这荒凉的地方度日。”那时这里还是一块未被开垦的处女地。
我认识四川路是上个世纪50年代初。1952年,大哥领我从莘县路走上四川路,目的是去台西纬二路亲戚家。最初的记忆是,四川路是沿后海边一条土路,所以青岛人习惯称它为“后海沿”。
1960年我又住到四川路,对四川路就有更多的了解。四川路是一条交通要道,来往车辆很多,每天黄土滚滚,犹如黄龙漫天飞舞,常年日久周围的房子变成土色。那时,在这里居住的多是贫民,居住条件很差。四川路东头,你会看到路北是棚户区,依次是老(西)广场、新广场。所谓棚户,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棚户,而是用木板、破砖、硫钢等堆砌起来的房子。这里大约住了近千户人家。
1941年,一把大火,几乎使西广场成为灰烬。野火烧不尽。1942年,当局统一规划,私人集资,盖成砖灰结构的小房,每间十几平米,满吊铺那种,前脸木板,可开可关。楼底开店,楼上住人。青岛解放前西广场是有名破烂市,土产、杂货、烟酒、小吃、流浪艺人、暗娼等五花八门,无奇不有。也有党的地下工作站。据青岛日报社原副刊部主任赵朋回忆,他家就曾是地下联络站。赵朋,摄影家、杂文家、资深副刊编辑。他住在西广场东头,直到上个世纪60年代中后期搬走。作家张健,小时候也住西广场。他在长篇小说《火海》后记里说,“童年时,我家住在胶州湾畔,一旁不远是泊船运货的码头,隔墙,则是一间整天响着铁锤声的修船厂。”运货码头在西江路上,从海西运沙、运货的后海小码头,旁边还有个沙库;修船厂,当时叫“海军修船所”,以后改为4808厂。
从1964年开始,市政府在西广场拆除棚户区,先后建起7座幸福楼,还有一所中学,就是48中学。这在当年是轰动全市的大事件,报纸、电台连篇累牍地宣传,一时洛阳纸贵。开了青岛改造棚户区的先河。
在东平路顶头的地方,1958年建了台西钢铁厂,办公地点在东平路与四川路交会处。上世纪60年代,正是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政府实行调整政策,台西钢厂下马,建了红旗冷藏库和水产品加工厂。冷藏库的建立,不仅为附近老百姓提高就业机会,而且老百姓还能经常吃到新鲜的大虾头(因大虾肉出口)和小鱼虾等水产品。
[西镇记忆]
新闻推荐
□记者肖会通讯员楚诗韬报道本报聊城讯在聊城(广东)新材料创新产业小镇项目现场,来自广东东莞市的神鹰集...
莘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莘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