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杜庄镇修复千年『琉璃井』
本报讯 近日,莘县董杜庄镇党委政府投资数十万元成功修复了位于段王庄村的历史文化遗址“琉璃井”。为弘扬传统文化,打造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旅游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先决条件。
据史载:段王庄村“琉璃井”始建于唐代初期,历经唐、宋、元、明、清等多个朝代,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它位于段王庄村东段主街道北侧,井壁为大青砖所砌,井深16.14米,井壁直径3.2米,井底直径3.77米,井口直径2.8米,井水最深达到10.1米。因董杜庄一代地处黄河故道,此井正好打在河床地下一条水脉上。80年代,国家石油勘探队来这里钻眼、勘探,验证这一代地下含有丰富的矿物质资源,盛产石油、天燃气和甜美的矿物质水。这口古井与地下水脉相通,井水清醇酣洌、香甜可口,营养成份极高。人们之所以称它为“琉璃井”,是因为历史上有一年,古井遭受严重雷击,在加上地理原因引起大火;大家又分析这口“琉璃井”的形成,可能与地下的石油有关,也可能是天燃气泄漏喷发燃烧所致。此井经过长时间大火,井壁上被烧成结满状如琉璃大小不一的疙瘩,硬如石、滑如镜,一直延伸到水中,故村民改称为“琉璃井”。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直到建国后90年代初期,此井总是水如泉涌,从未干涸,能满足本村及附近4、5个村子群众饮水需求。1942年10月至1943年5月,抗战年代回民支队司令部就驻扎在段王庄村,时间长达半年之久。此井为回民支队干部战士提供了充足、清洁的水源。民族英勇马本斋经常不顾行军、打仗劳累,为左邻右舍从此井中提水、挑水、打扫场院。大旱之春,他还亲自带领干部战士从此井中打水,往农田运水,抗旱保春耕。为此,村里群众又把此井称之为“军民鱼水井”。
这口琉璃井历经千年岁月和风雨沧桑,损坏严重。董杜庄镇党委政府特聘请外地专业施工队,从今年6月份开始,连续奋战了四五个月,终于使这口井重新展现了往日风采。该街道修复了井口、井沿,加固了井壁,新建了占地1亩的琉璃井广场;在广场,建设了石亭、石制花廊,左右安装了路灯,并对广场内20棵古树进行了保护。段王庄村西有“三界碑”,北有韩王父子墓址石刻群、曾广福纪念馆、西瓜博物馆、柏庆温泉等名胜古迹。随着琉璃井的成功修复,必将推动乡村美丽建设,弘扬传统文化,发展乡村文化旅游,大大提升当地群众的幸福指数。□记者 蒲二利 通讯员 牛贵葆 王建卫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日前从莘县董杜庄镇了解到,该镇扎实做好脱贫攻坚工作,目前该镇所有贫困户都已经脱贫,无一返贫。去年以来,董杜庄镇...
莘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莘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