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帆云集莘县路 百年沧桑后海沿

青岛早报 2018-09-25 07:27 大字

道路放大镜

在青岛的历史中,前海沿儿是个耀眼的存在,小青岛、栈桥至今依然是岛城重要的城市标志。然而这座城市平民化的精髓,却是在后海沿,曾经在一条叫作莘县路的老街上。看船、买鱼、逛市场……从青岛开埠,一直到本世纪初,这条路上,每天都在不停上演着老青岛人的日常。

如今高耸林立的高楼大厦和通衢桥梁代替了穿梭的渔船和逼仄的街道,莘县路见证了青岛从萌芽到壮大的发展进程,港口、集市,还有最原汁原味的青岛生活却从未远离。

“罗曼街”却和浪漫不沾边

说莘县路不能不说小港码头,从史料上看,最初莘县路就为小港服务的。 19世纪末,德国人在青岛登陆,陶醉于太平路海边的旖旎风物,随即把太平路一带划入欧人区,开始大规模开发建设,沿岸拔起数座风情万种的欧式建筑。但青岛并非只被当作度假区,德国人还打算长期经营,把青岛变成他们远东的堡垒,由此一来大规模的开发建设青岛不可避免,各种物资特别是军事物资,开始源源不断从海上运抵青岛。在他们看来,莘县路位居后海,风物逊色于位居前海的太平路沿线,他们便在这里修建码头,可以源源不停地运输军火和各种物资,1899年建设的小港码头,便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了。当然,和码头同时出现的还有门前的那条马路,便是莘县路。

莘县路最早的名称叫作“RollmannStrae”,被称为“罗曼街”,听起来和浪漫的音译“罗曼蒂克”有些类似,但罗曼应该是人名的音译,而且这条街随后逐渐演变成一条商业街,和浪漫没有任何的关系。日本占据青岛时,这条路又被称作“野山町”,北洋政府收回青岛后,将这条路定名为“莘县路”,一直沿用至今。

港口带动形成热闹的街市

作为港口城市,青岛如今有前湾港、董家口港这样现代化的大型港口,但开埠之初,各种船只却是随意靠岸。直到德占时期,青岛港成为自由港,划定船舶不能随意靠岸、停泊,并建设大港作为大型船舶的航运码头,而小港则建成杂货码头,成了过去随意靠岸的小船们的停泊码头。

据很多回忆当年的文章记载,小港从开设之初就非常繁荣,虽说不能停靠大船,但数量众多的帆船、舢板、小型机动船等停靠于此,有的是货运船,有的是渔船。随着海运、渔业的发展,这里经常千帆云集,密密麻麻的船只汇集这里,不但不能顺岸式停靠,就算船头靠岸也容纳不下,后到的渔船只能停在别的船后面,要通过别的船上下岸。很长一段时间里,莘县路码头没有围墙,许多从内地来的人到这里看船,更加增添了这里的烟火气息。

有船、有人,门前的莘县路自然也就热闹起来,它一边是海,一边是陆,路边遍布商店。其实直到21世纪初,沿着莘县路,在港口的对面,依然能见到这些商铺的身影。而且不仅一条街,经过逐年发展,这里已经形成一条商业区,一直影响到靠里的劈柴院,直接促成了后来劈柴院的繁荣。莘县路的商店有自己的特点,这里几乎全是中国人的店,没有日本人、欧美人的店,有渔行、瓷器店、土产品店,以及各种杂货店。临近码头,自然是各种商品的集散地,因此这些店多是做批发。做沿海生意的,南至日照,北至石岛,向这些地区贩运土产、杂货、瓷器,再运回各地的土特产。

曾是青岛最早shopping mall

众多船舶的停靠,给沿海的莘县路带来了无限生机。除了商店外,临近水路方便原材料和成品的运输,这里也聚集了一些小工厂和小作坊,类似于油坊、洋烛厂等。当然,更有小吃摊、鱼虾摊、旧货摊和民间艺人的说书摊、戏法摊等。沿街叫卖不停入耳,一派平民生活风貌。随着时间的推移,莘县路逐渐演变成了岛上的土产一条街和渔需特资一条街。

解放前,就曾有报纸这样来描述这条路:“除了四方路、博山路之外,尚有一条路也很兴盛,就是莘县路菜市之门外,这路两旁也是货摊连排,但所卖的东西,与四方路货摊不同,此处摊上卖的器具是洋铁壶、铁铲子、铜勺子、茶盅、壶、盘子、红黑筷子、切菜板、粗碗、碟子,食物是海带、韭菜、白菜、元葱、山药、大葱、生姜、大蒜、椒、胡椒、五香末、粉条等等,香纸箔财神像与四方路相同……”那时,光顾莘县路的顾客“穿都是短衣,讲起价来争执分文”。直至2000年左右,小港一带开建高架桥前,莘县路还有许多土产店。

除这些土产店外,真正让莘县路的商业“升级”的,是道路东西两头于上世纪初建起的两座楼:东头的东海楼和西头的西大森。用时髦的话来说,这里的功能堪称shoppingmall,而且是青岛最早的。

准确地说,西大森并不是一座建筑,而是一片区域,一半是地摊,一半是门头,从平时的新鲜蔬菜、小海鲜,还有刚下磨的豆腐渣,从鳌山卫运来的虾酱,都能买到。上个世纪30年代,莘县路西端建了莘县路市场,一楼是蔬菜、水产、果品等商店,二楼则是百货、鞋帽、服装,市民俗称“菜市楼”。而环绕在西大森中心的天成戏院,演过电影,唱过京戏,但最终落脚在柳腔茂腔,伴老青岛们走过一段乡音流转的日子。

至于东头的东海楼,鲁海老先生曾这样描述:“东海楼,两层,日字型建筑,中部不是楼房,是露天桥,连南北两楼。一楼室内及露天是市场,这一市场在码头之旁,以鲜活水产品著称。二楼,十分特殊,有饭店,带演出的茶杜,说书场,还有娱乐场所,堪称青岛最早的综合娱乐大市场。 ”

老街新貌

逛逛莘县路尝尝城市鲜味

进入2010年前后,随着海底隧道和高架路的建设,及附近晓港名城小区的建成,莘县路逐步摆脱了土产一条街的定位。如今从四川路、广州路和莘县路的三岔口,沿莘县路一路向东,西大森早已不复存在,小港成为青岛市区最有影响力的水产市场之一。很多市民都会在节假日开车来这里,为的就是从刚靠岸的渔船,抢第一波海鲜。当然,小港码头也焕发新颜,由原来的渔码头变身旅游码头。城市的现代化潮流之下,这里仍是很多爱钓鱼的老青岛人最熟悉和喜欢的地方,节假日三五好友租条船,出海甩一杆往往是最好的放松。

在小港之外,随着多个高层居民小区的拔地而起,海滨步行道和数量众多的商铺,也让这里开始了不一样的热闹。逐渐和远处的团岛市场、金茂湾连成一片,让莘县路沿线焕发出新的生机。

撰稿记者刘鹏摄影首席记者赵健鹏

新闻推荐

全方位排查涉黑涉恶线索

本报讯近日,莘县观城镇全方位排查涉黑涉恶线索,将扫黑除恶工作推向新高潮。该镇本着有黑扫黑、无黑除恶、无恶治乱的原则,发...

莘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莘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