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大小年』怎么破 —
莘县农业的标准化之路
西瓜滞销、苹果滞销、曾经的“蒜你狠”变成了“蒜
你跌得狠”……当前,农产品“大小年”现象突出,去年市
场追捧,今年菜贱如土,让本应因丰收而喜悦的农民一筹莫展。
从传统的露地种植,到如今的高科技大棚;从传统的单纯卖菜,到净菜、速冻蔬菜等深加工企业崛起;从以往走街串巷售卖,到走向全国甚至漂洋过海……近年来,为破解农产品“大小年”现象,莘县作为蔬菜大县悄然走出了一条蔬菜供给侧改革的不寻常之路。
□本报记者 于伯平本报通讯员 马协乐
种植有“标准”
当前,全国一线城市均提倡商户推出“标准化”农产品,扩大无公害农产品份额。面对市场需求的变化,莘县的菜农早已顺势而变。
7月1日,莘县十八里铺镇西李村菜农李兴旺早早地来到了自家的大棚里。“今年黄瓜价格很好,卖出的量也很大,每天要装车两到三万斤,通过外运送出去。”种大棚多年的李兴旺道出了蔬菜里的商机。“现在一个大棚投资大概得10多万元,两年就能把本钱赚回来。”
“这些菜长出来,都得按照无公害、标准化的要求管理,还真不容易。”李兴旺说,现在蔬菜幼苗都是从育苗基地买来的,从幼苗栽到棚里开始,每天都有忙不完的活计。一棵棵秧苗,从破土而出便享受到了高标准待遇。按照标准化生产的模式,现在浇水的水管直接通到菜畦里,既省事又省电。
近年来,莘县以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为抓手,依靠科技创新,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制定莘县特色农产品操作规程,结合中医农业、农业物联网、水肥一体化、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农业生产上实现化肥使用零增长、农药使用负增长、高毒农药零使用。当前,莘县标准化生产基地覆盖面积达到10万亩。
管理有“处方”
“一般整棵植株都会出现此病症,发病时叶片出现褪绿色,建议每亩喷施90ml。”日前,莘县妹冢镇许海村村民孟莹莹从农技专家手中接过防治黄瓜疫病的“处方”。今年,莘县在搭建好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监管平台的基础上,围绕农产品质量安全再度发力,实行农资销售“处方制”,且处方管理可追溯。“通过监管平台,我们能准确掌握谁在卖农资、卖什么农资、谁在买农资,在农资供应这一环节实现可追溯。”莘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中心主任王宪刚说。农产品质量安全,是莘县“质量强县”战略的基础支撑,是莘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压舱石”。
莘县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与提升体系建设的意见》,构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长效机制,建立县、乡、村三级网格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检测体系,实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投入品双追溯,做到了生产有记录、产品有监测、信息可查询、产品可追溯。消费者利用手机软件扫描产品包装上的二维码便可查询到该产品的“来龙去脉”,用得省心吃得放心。
销售有渠道
“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的本质原因其实还是信息畅通问题。”莘县农业局局长陈东存认为,建立多元化的农产品销售渠道,加上各级政府切实有效的扶持帮助,才是破解“大小年”定律的有效处方。
“信息不对称是造成部分农产品滞销的一个重要原因,超市需要大量价廉物美的商品,而农户那里又缺乏这样的信息。因此,加强区域间的信息交流是至关重要的。”陈东存表示,近年来,莘县“牵手”阿里巴巴集团,签约了阿里巴巴“千县万村”计划。阿里巴巴仅是该县农产品网络销售的其中一个平台,莘县农产品如今在网络上已是随处可见。
为了进一步增强莘县蔬菜的品牌竞争力,莘县建立起农产品互联网云服务平台,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中心的信息和莘县农产品产销网平台进行了共享,让消费者对莘县农产品的产地环境、生产过程、检验检测、监督管理等信息进行全面了解。
农产品“大小年”现象是农民的心病,也是农业发展面临的新课题。莘县积极寻找症结所在,努力寻找对策,这不仅是为了帮助某个地方的农民增产增收,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新闻推荐
本报讯为纪念“6·26”国际禁毒日,全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创建“无毒校园”,努力提高全校师生的识毒、防毒和拒...
莘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莘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