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胸闷反酸 小心食管裂孔疝
■本报记者 林晨
饭后经常出现反酸、烧心的症状,很多人会联想到胃病。其实,还有另一种可能——食管裂孔疝。有些患者反复吃胃药,疗效却不明显。对此,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胃肠外科专家提醒,反复出现反酸、胸痛等症状被当作胃病久治不愈者,建议到专科排查是否存在食管裂孔疝,以免漏诊误诊。
多年来,53岁的市民张玉红(化名)只要一吃饭就有反酸、恶心、烧心等感觉,近期病情逐渐加重。12月18日,她来到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治疗,并向副主任医师李树亮介绍自己的病情,“早在两三年前,我在一次检查时,被诊断为‘胃食管反流病,食管裂孔疝’,虽然口服药物之后得以缓解,但是停药之后症状再次出现。这段时间症状出现频繁,尤其是躺着睡觉、弯腰时更加严重。”
为提高检查结果的准确性,李树亮和同事为张玉红进行细致的胃镜检查,后证实她患有反流性食管炎、食管裂孔疝、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
“因患者经过较长时间的保守治疗,症状反复出现,且有加重趋势,影响生活质量。为达到根治目的,在经过仔细评估后,我们认为,她适合进行腔镜下的微创手术。”李树亮介绍,12月21日,胃肠外科团队在麻醉手术部的配合下,为患者行了腹腔镜下食管裂孔疝修补和胃底折叠术。
“太好了,我这多年的反酸、烧心症状终于得以缓解。”术后,张玉红高兴地说,没想到自己在苏醒后即可饮水、下床活动,第二天便可进食流质食物。
提起“疝气”,大多数人都有所耳闻,但是说到“食道裂孔疝”,大家可能会觉得陌生。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胃肠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刘西山告诉记者,在胸腔和腹腔之间,有一层薄薄的肌肉,叫膈肌。食管裂孔是隔肌上的一个“天然”生理孔洞,食管通过这个孔穿过膈肌下行进入腹腔。食管裂孔疝是指腹腔内脏器(主要是胃)通过这个“天然”生理孔洞上行进入胸腔所致。
一般来说,没有临床症状的食管裂孔疝,通常无需手术治疗。但是,伴随“胃食管反流病、反流性食管炎”症状,且内科保守治疗无效的食道裂孔疝,外科手术可起到立竿见影的治疗效果。尤其是近年随着胃肠外科腹腔镜手术的开展,腹腔镜的放大作用可以使手术视野更清晰,通过微创手术可以完全达到疝复位、裂孔重建以及抗反流的目的。
“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腹部切口美观等优点。如今,已成为国内外治疗食管裂孔疝的‘金标准’手术。”刘西山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陈金路)12月23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2021年度第二批会员名单公布,山东共有39人入选。王孝荣、王树峰、囤景义、吴...
聊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聊城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