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 重新盘活 度假区废弃地变身丰收田

聊城日报 2021-12-28 14:48 大字

本报讯(记者 李政哲)12月23日,在度假区于集镇沉沙池边的蔬菜种植示范基地内,252亩(1亩约合666.7平方米)胡萝卜喜获丰收。放眼望去,收割机有序进行高标准翻埋作业,工人们穿梭田间地头收获胡萝卜,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一块窑厂废弃地,通过复垦还田变“宝地”。今年年初,度假区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委托聊城厚德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实施废弃窑厂复垦工作,在于集镇沉沙池边赵庄村、魏庄村试点推进。通过土地平整、梳理碎砖,聊城厚德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共整理出约252亩农用地,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并于今年1月25日通过聊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验收。

为防止项目区出现撂荒、占压、破坏或者改变用途等问题,度假区通过科学研究、反复论证,决定通过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方式,引入社会资本和现代化技术,合资成立聊城厚道农业有限公司,将252亩废弃地升级改造成了现代化蔬菜种植示范基地。此举既完成了生态保护、改善了环境,又因地制宜,发展了农村新业态,同时可解决周边村民10至20人的就业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已然成为度假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工作的创新亮点。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是重大国家战略。11月1日,山东省出台《山东省“十四五”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深入推进科学绿化试点示范省建设,实施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的目标,同时提出要提升黄河下游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度假区魏庄窑厂、赵庄窑厂正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区域内。

窑厂本身属于建设用地,不属于耕地范畴,将其复垦,重新盘活,符合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是一举多得的好事。赵庄窑厂、魏庄窑厂复垦工作是度假区工矿废弃地综合利用的一次有益探索。

近年来,度假区坚持生态修复与复垦造田相结合,开展综合治理,大力发展有机种植,发展促进乡村振兴、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实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有机统一。

新闻推荐

河东小学 开展诵读展示活动

本报讯(通讯员孙秀敏王春晓)“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国泰民安,安居乐业,业精于...

聊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聊城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