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让社区更美好 东昌府区中巨社区基层治理新路径透视

聊城日报 2021-12-27 17:42 大字

阳光社工服务中心请来专业老师教居民跳民族舞(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 蒲二利

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怎么打通?东昌府区新区街道中巨社区用4年多的实践,回答了这个问题。

2017年7月,中巨社区在基层治理工作中引入专业社会工作组织。社区党委与阳光社工服务中心合作,以项目化运作的形式,将“红星同乐汇”项目融入社区建设与治理,形成共建共治合力,实现精准为民服务。

12月8日,省民政厅发布了《关于确定51个城乡社区工作者示范教育实训基地的通知》,中巨社区成功入选。

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社区

中巨社区成立于2014年11月,辖27个居民小区、1个居民小组,共计3505户,总人口9500余人。但在社区成立之初,只有4名工作人员。

“刚成立社区的时候,因为其他3位同志都有行政工作,所以社区服务基本上是靠我一个人。”12月24日,中巨社区党委书记朱寒璐告诉记者。居民多,事情繁杂,朱寒璐的“独角戏”唱得非常艰难。她意识到,想要为群众做好服务,仅仅依靠社区是不行的,必须创新工作方法。

在一次外出考察学习中,朱寒璐了解到了专业社工工作模式,看到了专业社工发展的趋势。随后,她不断关注外地经验,还专程到德州等地进行考察。2017年7月,中巨社区以项目化运作的方式,引进专业社工组织阳光社工,成为东昌府区首个引入专业社工组织的社区。

阳光社工工作人员左婷婷告诉记者,自入驻中巨社区以来,阳光社工先后开展了一系列社区综合服务项目。其中,党群融合项目——“红星同乐汇”是最具特色、规模最大的,下设3个分项目:红色帮帮团,引导老年党员从事社区公益活动;红星课堂,引导老年党员开展互助学习,举办各类知识讲座;红智俱乐部,吸纳热心老党员,为社区发展献计出力。此外,阳光社工还开展了“四点半课堂”“周末兴趣小组”等多种社会活动。

党群共建满足居民多元需求

“引入社工组织,就是要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社区党委以社工组织为桥梁纽带,整合社会资源,更好地为群众服务。”朱寒璐说。

自去年以来,中巨社区通过收集社情民意、走访调研并与“双报到”单位开展联席座谈会等形式,最后制定“1+ X+N”党群共建项目,推动建立“红色中巨党建联盟”,发挥市、区“双报到”单位党组织、机关党员及联盟单位资源优势,充实社区为民服务力量;发掘党员先锋,发挥榜样力量,打造社区党建品牌微项目。截至目前,社区党建联盟单位已增至26家,开展党建联盟活动40余场,服务社区居民2000余人。

疫情发生之后,社区经常用小喇叭广播各类信息。受此启发,今年2月,社区党委和阳光社工联合区移动公司,制定了“社区‘云广播’打通信息传播服务最后一公里”微项目。社区“云广播”系统的上线,有效解决了“最后100米”社区信息传播不畅的问题。

有了公众号、“云广播”,社区的各类信息传播更畅通了。但是,一些老年人不习惯用智能手机,更喜欢通过读报获取信息,怎么解决他们的需求?今年,中巨社区又对接了市直机关工委,每月印制500份社区月报,由网格员发放给社区老年人。“每一张月报上都印有防疫热线、关爱独居老人热线、卫生服务站热线等,居民可以随时随地找到我们。”朱寒璐说。

培养一批带不走的服务团队

自阳光社工入驻中巨社区以来,左婷婷就来到了这里,现在,“有了事情找小左”已经成了这里很多居民的习惯。

“小左,我想打疫苗,不知道能不能打啊?”12月24日,记者采访时,社区90岁高龄的王盛大老人打电话问她。左婷婷随即和朱寒璐商量了一下,决定找医生上门先给老人评估,然后再决定能否打疫苗。

王盛大老人是典型的独居老人,志愿者段杰定期去家里陪他聊天,社工们每年还给他过生日。

近年来,中巨社区针对不同年龄、不同背景、不同行业的居民提供多元化服务。通过对接各类资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社工团队和志愿者加入其中。

“前不久,五老志愿者李曙光来社区讲课,还给我们录制了‘云广播’音频。今年10月,我们对接社区东方舞、中国舞教学老师,给居民免费上课。”朱寒璐说。

截至目前,社区已经孵化社会组织15支,包括志愿服务队、文艺队伍,给居民培养了一批带不走的服务团队。

新闻推荐

高新区全力打造制造业强区

本报讯(记者曹天伟)“这是我们生产的液晶显示屏,广泛应用于通信终端、智能家居等领域,大部分出口海外,市场前景十分广阔。”12...

聊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聊城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