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予受理”到悉心帮助 开发区“12345市民热线+法律服务”为民解难题
■本报记者 申东方
“您反映的这个问题不属于劳务费纠纷,属于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您当时有没有和对方约定工资数额?”近日,在开发区12345市民热线受理中心,法律事务小组成员唐永琴一边对来电人进行解释说明,一边帮助他理清思路。
法律事务小组是开发区12345市民热线受理中心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有了他们的加入,开发区12345市民热线在倾听群众诉求、督促问题解决等职能基础上,又多了解答引导的功能。
开发区12345市民热线受理中心负责人王祺告诉记者,按照规定,市民热线平台可以不受理涉法涉诉类事项,但对部分群众来说,一旦被热线告知“不予受理”,就不知道该如何合法解决自己的问题了。
2020年,开发区12345市民热线受理中心共收到群众来电40000余件,其中因涉法涉诉无法受理的占2%,约800件。
面对这一情况,开发区创新理念、打破常规,聘请专业法律人员组建了开发区12345市民热线法律事务小组,全面接管市民在热线中反映的涉法涉诉问题,并在法律咨询、政策解答等方面为市民提供法律支持,杜绝用“不在职责范围内”“不予受理”回复群众,真正让群众的诉求“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开发区的这一做法,做到了群众的心坎里。今年6月4日,市民郭先生向12345市民热线反映,自己在2020年7月至12月期间在开发区某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现场打工,但始终未收到工资。接到热线后,法律事务小组成员段红兵立即电话联系郭先生问明了情况,建议他走诉讼程序。
段红兵主动帮助郭先生整理材料,分析解释其中的法律依据和利害关系,并先后两次带其到市劳动仲裁委进行诉讼对接。在段红兵的耐心劝说和帮助下,郭先生向东昌府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用法律手段维护了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事务小组的成立切实解决了一批群众的实际困难,大大减少了积案要案的数量。
今年以来,法律事务小组共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援助等服务220余次,出具法律意见书120余份,成功帮助60余名群众通过合法渠道维护了自身的合法权益。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李政哲)“世勇,你的贷款批下来啦。”11月1日上午,度假区李海务街道东曹村村民黄世勇接到了该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
聊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聊城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