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块钱的温暖

聊城日报 2021-04-30 10:38 大字

□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夏旭光通讯员丁祖领

“今天早上坐公交车,我忘记带公交卡,又不方便回去拿。驾驶员谢师傅见我面露难色,就自己掏了两元钱,替我交上乘车费,这让我深受感动……”4月19日,市公交集团收到了市民周女士的一封感谢信和两元钱。

原来,4月19日上午8:30左右,市民周女士在火车站附近站牌准备乘坐K1路公交车回家,上车刷卡时,才发现自己没带公交卡和钱包。驾驶员提醒她投币时,周女士面露难色说:“我是来火车站送人的,早上出门走得匆忙才发现没带公交卡和钱包,家又离得太远,家中还有3岁多的小孩没起床,着急回家照看孩子。”当班驾驶员解衍明听后,二话没说立即从自己口袋里掏出两元钱,替周女士交上了乘车费,并叮嘱其坐稳扶好。

因为当时车上乘客较多,驾驶员忙于引导乘客,周女士没有找到合适时机表达感谢,下车后记住了车牌号,并向下一辆公交驾驶员打听才得知师傅姓“谢”。

“谢师傅替我交上乘车费,这是集团领导培养教育的结果,也是树行业新风的具体体现。”驾驶员解师傅急乘客所急,帮周女士付车款,解乘客燃眉之急,周女士心生感动,当日便寄来感谢信和票款表达谢意。

一句关心问候、一声善意提醒,一个口罩、雨天的一把雨伞……在乘客需要帮助的时候,聊城公交人用无数的“小事”向乘客传递着亲情。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公交是一个城市的流动“窗口”,多年来,公交集团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以公益性、利民性为己任,突出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确立了“围绕公交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指导思想,初步形成了具有聊城公交特色的企业党建工作新机制和以“四为”“四让”“四新”“四出”和“两说两做”为主要内容的德善文化体系,在企业内部形成了“心齐、风正、气顺、劲足”的干事创业氛围,在身边树立起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的道德标杆,激励每个人学雷锋、做雷锋,擦亮流动的文明窗口。

新闻推荐

聊城市组织作家进行非遗采风

本报讯(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李政哲通讯员郭丹龙李风国)“澄浆玉泥砚台制作方法复杂,从泥浆到成品,需要五六年的时间,经108道工...

聊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聊城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