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食物感知时节 盘点清明传统美食

聊城日报 2021-04-09 08:47 大字

□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赵琦

又是一年清明至,又是人间四月天。

3月30日,记者走访开发区甜品店、蛋糕店时发现,不少商铺已经上架了和清明节有关的传统美食,其中包括馓子、青团子、艾粄等,这些美食包装精美、做工精细,吸引了很多顾客购买。

“小时候,清明节前后的一段时间里,邻村的大爷会骑着小车来卖馓子,车后座两边的竹篓里,整整齐齐地放满了馓子。咬一口,又酥又香。”说着,顾客张先生将几袋小包装的馓子装进袋里。

说到清明节,不得不提寒食节。相传,周代晋文公为请隐于绵山的介子推出山,下令放火烧山,哪知介子推宁肯被烧死也不愿出来为官,晋文公为表哀思,下令介子推被焚死日禁火,人们只能吃冷食。此后,这一习俗代代相传。

由于清明节在寒食节后的一两天,渐渐地,寒食与清明合二为一,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这就有了“清明遇寒食,吃冷早送粮”之语。

宋代苏东坡曾写过一首名为《寒具》的诗:“纤手搓成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无轻重,压褊佳人缠臂金。”寒具,就是今天所说的馓子。

其实,清明时节,我国南北各地都有吃馓子的风俗。虽然油烹与寒食节禁火的风俗有悖,但与这个节日有关的食物却备受世人喜爱。随着时间的推移,馓子也出现了南北方的差异:北方馓子大方洒脱,以麦面为主料;南方馓子精巧细致,多以米面为主料。

而江南一带素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青团子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汁,同糯米粉拌匀、揉和制作而成,团子馅由细腻的糖豆沙制成,团坯制好后,将它们入笼蒸熟。青团子是江南一带人用来祭祀祖先的必备食品,正因如此,青团子在江南一带的传统饮食文化中显得格外重要。

新闻推荐

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持续开展帮包路域志愿服务活动

本报讯(赵琦)4月1日,聊城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组织党员志愿服务队在帮包路域,开展文明行为劝导、垃圾清理等志愿服务活动。活动中...

聊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聊城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