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举办200余场公益演出,全方位展示非遗保护成果 聊城市非遗展示秀精彩纷呈

聊城日报 2021-04-07 08:52 大字

《墙头记》演出现场

本报讯 (文/图 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赵琦)“这墙头是我亲手垒,没想到成了我的望乡台。见过七十二样死,没见过墙头这一灾……”3月31日晚,豫剧《墙头记》在聊城市保利大剧院开演,本次演出是聊城市2021年冬春文化惠民季之“非一般”多彩非遗展示秀的第二场。前一晚,豫剧《皇宫疑案》已热闹开场,两场豫剧于嬉笑怒骂间唱尽人间冷暖,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现场叫好声不断。

3月31日晚7点30分,一声清脆的梆子声拉开了《墙头记》的大幕。一位女演员迈着碎步走到台前,手里拿着竹篮,里面放了一碗凉粥。她以抵触的言语、嫌恶的神情将观众带入情境,《墙头记》剧情由此展开。

《墙头记》中的张老汉有两个儿子,分别叫大乖、二乖。儿子不孝,各立门户,以半月为期,轮流养老。因月份长短不一,两家多次为此发生争执。一日,大乖“照章”将父亲送到二乖家,二乖夫妇恼于大乖占一天便宜,闭门不纳。大乖恼羞成怒,竟将父亲安置于二乖家的墙头上,然后逃之夭夭。老汉又冷又饿,昏了过去,恰巧好友王银匠路过,王银匠将老汉救了下来,问明情由,义愤填膺地定下计谋。银匠以讨债为名,来到二乖家,谎称张老汉昔日在他家铸了很多银子,用以养老。两个儿子信以为真,争着孝敬父亲。三年后,张老汉病故,两个儿子见银子没有着落,苦求银匠指点,银匠指着墙说,里面埋有银子,两对夫妇便争相刨墙、丑态百出。

“二乖其实是个假斯文。他自诩为文人,整天拿着书,却不明事理,将老爹弃之不顾,就现在来说,也极具讽刺意义。”二乖扮演者、市山东梆子剧院演员祝玉芹说。

“演员们演得太好了,很有警示意义,希望现在的年轻人能好好孝敬老人,别跟戏里演的一样,不认老爹只认钱。”演出结束后,79岁的张洪星老人感慨地说。

据了解,本次活动由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市山东梆子剧院、市文化馆和聊城市保利大剧院管理有限公司承办,为政府公益演出,市民可凭个人有效身份证件领票。自3月27日至31日,每场演出前1小时,600张演出票全部领完。

近年来,聊城市山东梆子剧院不断繁荣文艺精品创作,加大对地方戏的保护力度,被确定为“山东省地方戏曲示范基地”。同时,剧院深入贯彻“双百”“二为”方针,每年到厂矿、部队、农村演出200余场,为广大群众送去非遗演出。

“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聊城市非遗保护成果,推动群众文化艺术繁荣发展,鼓励文艺团体在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推出精品力作,提升群众文化生活满意度。”市文化和旅游局公共服务科科长崔翔说。

新闻推荐

“红叶红”志愿者贴心服务获赞 清明节假期每天服务超50起

本报4月6日讯(记者赵波通讯员宋晓蕊)清明假期,为了给返程乘客提供便利的服务,城运控股公交集团市北巴士公司“红...

聊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聊城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