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就是我们的家” 香江市场125户外地留聊商户收到“暖心大礼包”

聊城日报 2021-02-05 12:06 大字

编者按:临近春节,疫情之下能不能回家,春节返乡有什么要求,成为不少在外务工人员最关心的话题。全国各地纷纷倡导减少出行、原地过年,聊城也不例外。这一年的春节,也许我们对于“幸福的定义”不只是踏上回乡路,相约故乡人。很多人可能是第一次在异乡过年、留在工作地过年。近日,记者走进超市卖场、农贸集市、公共活动场所等地,探访有关部门和商家如何抓实抓好就地过年服务保障工作,生动讲述“就地过年”的人们“人留下、心留下”的故事。同述不一样的春节,共话新年俗、新年味。□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蒋红帅

春节越来越近,为了为疫情防控作出贡献,全国各地群众纷纷响应政策选择“就地过年”。1月15日,聊城市也发出了《致广大市民的一封信》,鼓励大家减少外出,在工作地过年。

距离春节只剩最后一周,除了政策引导外,聊城市还有哪些具体做法积极为政策的落地服好务?怎样让市民留下过年的同时还要过好年?这个“特殊年”除了宅家还有哪些过年的新方式?

各大商超不停业、不加价、不断供

2月2日,记者走访了市区多家大型超市、小型便利店、果蔬市场后了解到,除去部分私人店铺农历腊月二十九或年三十关门,年后初五或初六开门外,市区几家大型超市都“不打烊”。

“我们每年春节都不放假,今年也不例外。”开发区振华超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年春节期间都是超市最忙的时候,因此工作人员会分批倒班,保持超市营业状态。“今年政府倡导就地过年,我们也是做足了准备。蔬菜、水果、米面油等过年必需品,货源准备充足,保障春节期间正常供应没问题。”

华盛超市东昌东路店入口处张贴的“春节促销宣传单”显示,促销日期从1月29日—2月13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华盛超市所有门店处于无休状态,春节期间将持续营业,因为超市有自己的水果蔬菜供应链,可以保障春节期间的蔬果供给,同时,价格将根据市场承载量、供需关系随时调整,并倡导“不停运、不加价、不断供”。

各大饭店:年夜饭开启外卖配送新模式

春节假期期间,各大饭店是否营业?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不少饭店的年夜饭预订已经开启。与往年不同的是,为了避免疫情的影响,不少餐饮企业同步推出了“线上年夜饭”。

东昌府区柳园南路的“大福羊肉”经理孙斌告诉记者,为让市民除夕夜里吃好喝好,他们从1月21日便开始了年夜饭的预订。根据不同的人数和消费需求,设置了5个套餐,价格从358元到1188元不等,让大家年夜饭不但要吃好还不至于造成浪费。

“根据政府下发的文件,我们餐饮部门要严格控制就餐人数,做到小型聚餐控制在10人以下。此外,我们在做好消毒、测温等常规工作的同时,年夜饭期间我们还控制就餐桌数,加大空间,做到隔桌就餐、使用公筷公勺,让大家年夜饭吃得放心舒心。”孙斌说,为了应对疫情突发情况,他们也正在筹划准备“半成品年夜饭”服务,把菜品做成真空包装的半成品,让不能到店消费的顾客打包带回家,在家中坐享一样的美味。

“我们都就地过年,员工会提前调休,过年门店都不休息。”记者从半天妖餐饮连锁店了解到,为了应对万一出现的疫情突发情况,今年他们准备了线上线下两种年夜饭。该店市中心金鼎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线上年夜饭的预订很简单,扫我们店里的二维码,或者从外卖平台都可以订购‘自嗨锅’。菜品下单后,我们会用专用的特制打包盒把制作好的鱼和菜品送到顾客手中。而且,打包盒底部有自动加温功能,线上线下美味不打折扣!”

公共交通:春节不停运

“春节期间,我们依然执行惠民政策,免费乘车。同时,为满足市民游览的需求,节前刚刚开通了H1路公交车,覆盖了‘京杭运河’‘东昌湖风景区’‘水上古城’等景点,春节期间欢迎市民免费乘坐。”聊城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响应政府就地过年的号召,公交集团坚持公交不停运,有效满足市民必要的出行需求。春节期间,公交集团将投放1153台车辆参与运营,较以往日均增加1000个班次。同时,节日期间,根据后台大数据和实地调研,及时优化调整线路和加密班次,切实保障留聊过年市民的安全健康出行。

记者从市交通运输部门了解到,春节期间全市将投放班线车辆700多辆,客运包车360辆,公交车1100余辆,出租车2700余辆。同时,对重点地区、热点线路和高峰时段,提前调配了运力,加大运力投放。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和集中出行需求,精心组织务工人员、学生“点对点”包车运输,加大闭环式防控和安全管理措施力度,同时组织做好入境人员“点对点、一站式”接运工作。

□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林金彦通讯员王忠友

“我们来聊城25年了,这是第一次决定留在聊城过年,没想到党和政府这么牵挂着我们这些外地的商户!”2月2日,东昌府区香江市场二期商户郑小云告诉记者。他表示,香江市场服务中心的送温暖活动,让外地商户感到格外暖心。

当天下午,东昌府区香江市场服务中心副主任李广龙带队,对留守在香江市场过年的商户进行了走访慰问,并给他们送去了慰问品。

郑小云和郑彩仙夫妻二人来自浙江台州,在香江市场二期经营三角带生意。听说香江市场服务中心领导要来慰问,二人早早地就在店里等候了。

“听说你们不回去过年了,我们特地来看看大家!”一同参加慰问的香江市场服务中心党委委员、工会主席许风明拉着郑彩仙的手说:“按照疫情防控要求,给你们准备了一点儿小礼品,有一包口罩、一瓶消杀原液、一张打折购物券、几个福字、一袋大米和一袋小米,有什么需求及时跟我们联系,我们会第一时间想办法解决。”

郑小云是浙商在聊城创业的典型代表。1996年,24岁的他带着妻子和五岁的小儿子来聊城创业。20多年来,他亲眼见证了聊城的发展,生活和事业都融入了聊城这个“第二故乡”。经过打拼,他们已经有了一家公司和两个店铺。“现在,儿子还娶了个聊城本地儿媳妇,我们是一个9口人的大家庭了!”郑小云说,“聊城就是我们的家!”

郑小云说,因为父母都八十多岁了,还在老家。以往每到过年,他们一家人都要回浙江。今年是第一次决定在聊城过年。“虽然心里牵挂着远方的父母,但是为了疫情防控需要,响应党和政府就地过年的号召,我们全家人一致决定今年就在聊城过年了。”郑彩仙接过话茬说,“我们俩都是党员呢!我们也有义务带头做好表率!”

事实上,郑小云还有一个身份,是聊城浙江商会香江分会会长兼党支部书记。郑小云说,香江市场有浙江籍商户七八十户。进入腊月后,他就在微信群里摸排在市场就地过年的商户。“现在大约有二十多户老乡决定不回浙江过年,作为党支部书记,我打算在除夕那天召集大家一起吃个年夜饭,现在正在摸底能来参加的人数。”郑小云说。

除了郑小云,同样接到暖心大礼包的还有125户外地留聊过年的商户。当天下午,李广龙和许风明上门慰问、送大礼包时,老伍南方茶行的老板伍枝召正忙着给客户打包发货。临近年关,是茶叶销量最大的时候。来自安徽芜湖的他,已经在聊城经商16年了,今年也是头一次决定在聊城过年。

在香江市场二期五金土杂区,来自河北廊坊的于百顺夫妇正给客户挑选货物。他说,目前河北疫情较为严重,他们决定不回家过年了。“没想到香江市场服务中心还给我们送了礼物,非常贴心,谢谢你们对我们的关怀!”

据了解,香江市场有六千余家商户,其中有一千余户是外地商户。香江市场共分为15个行业,每个行业都成立了党支部和工会。在过去一年的疫情防控工作中,无论是排查外来人员还是消杀防疫,行业党支部和工会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商户陈洪波是香江市场鞋区工会主席,前几天一直忙着摸排外地商户是否就地过年,最近又在征集大家对在聊城过年有什么意见建议。

许风明介绍,根据疫情防控需要,1月11日,香江市场服务中心就给广大商户发出了就地过年的倡议书。1月20日,中心还向香江市场省外留聊人员发出慰问信。根据摸排情况,目前有125家商户留在香江市场过年。春节期间,香江市场服务中心24小时有人值班,香江市场党委也将组织10支志愿者队伍开展帮扶活动,关注留守商户的生活状况,积极回应他们的诉求。“外地商户来聊城创业,为繁荣聊城经济作出了贡献。我们一定会竭尽全力,为他们创造健康、祥和、温馨的节日环境,让他们在聊城感到节日的温暖。”许风明说。

新闻推荐

柳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开展辖区医疗机构环境采样工作

本报讯(实习记者张玉奇通讯员朱金玲)为全力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近日,东昌府区柳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样团队对辖区医...

聊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聊城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