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聊城市第一实验学校就餐文化一瞥
□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英东通讯员王艳鑫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每一间教室都是一片土壤,每一种文化都是一种滋养。
对小学生而言,一天的校园时光,除了课堂学习环节外,就餐环节是占用时间较多的一项活动。聊城市第一实验学校小学部积极探索就餐文化建设,通过讲解就餐礼仪、打造餐厅文化墙、设置学生自主管理岗位等形式,大力宣扬健康饮食习惯、感恩教育等内容,逐步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校园“食育”文化体系。
注重细节 培养习惯
就餐即课程。聊城市第一实验学校小学部着力推进就餐即课程,在餐厅让学生做到多一份节俭、少一份浪费;多一份礼让,少一份拥挤;多一份感恩,少一份抱怨。这种就餐理念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位孩子。
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最根本的就是让学生在进餐的同时,逐渐形成规范。聊城市第一实验学校小学部设计的就餐环节,有着不同的教育意义。
从教室走到食堂,孩子组织站队走队形,蕴含体育课队列队形的内容。学生采用七步法洗手,规范自己的生活习惯。学生走到餐厅,四人围坐一桌。面对餐厅老师盛满的饭菜,孩子们会紧握双手,闭上双眼感恩。这个环节的设计,让孩子对付出劳动的老师表达感恩之情,对大自然赐予的食物感恩。
古人云:食不言,寝不语。学校推出无声食堂,倡导学生在就餐过程中,安静文明用餐,用统一的手势与老师沟通。这一举措,培养了孩子们在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的文明习惯。
教育不单单局限在课堂之上,就餐是聊城市第一实验学校小学部对孩子开展教育的第二课堂。学校利用就餐时间,培养孩子的就餐礼仪,注重细节文化培养,践行光盘行动,使孩子养成良好的就餐习惯。协作劳动 自主管理
学校通过召开主题班会,提升孩子对就餐文化的理解和践行能力,增强孩子的自主管理能力,养成独立品格。学校注重对学生生活小节的训练,使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建立起良好的生活习惯,为他们的一生幸福奠定基础。
餐厅老师为孩子们精心制作午餐,使孩子们逐渐养成了节约每一粒粮食的好习惯。同时,学校让“餐厅小助手”考核检验剩菜剩饭行为,让孩子自主管理。
就餐完毕后,孩子们自己收拾碗筷,并且分工协作,有人负责端餐盘,有人负责拿筷子,有人负责端碗,有的负责擦桌子,每个环节都有条不紊地进行。这既培养了孩子的劳动习惯,教育引导孩子学会垃圾分类,又锻炼了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学校在生活中对孩子手,给他们锻炼的机会,鼓励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学习礼仪 传承经典
不学礼,无以立。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礼”是规范行为的准则。在规范就餐礼仪上,聊城市第一实验学校小学部做足了功课。
学生看到老师帮助分餐,于是模仿老师帮助同学。学校用心打造“食育”教育主阵地,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目的就是在方方面面影响孩子,给孩子树立榜样,引领师生共同成长。
一张小小餐桌,不单单传递给孩子丰厚的知识,还让他们懂得感恩、乐于回报。学校通过开展“就餐即课程”,让餐厅变成孩子的第二课堂,孩子们对就餐礼仪、就餐规则以及节约粮食、珍惜劳动成果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推进了校园文化建设。
新闻推荐
□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胡欣“目前餐饮行业人员取得健康证免费体检,但家政服务员排除在外。我建议建立家政服务从业人员体检...
聊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聊城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