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人集村:大棚蔬菜“种”出幸福生活
□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娄小皓
从东阿县城驱车十几分钟,便可以到达铜城街道张大人集村。
宽阔笔直的水泥路从村头延伸到村尾,被粉刷成淡黄色的民居排列整齐,初到张大人集村,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干净、整洁,让人很难将它与经济薄弱村联系到一起。
引来扶贫项目
“以前村里的整体面貌和现在没法比。”村党支部书记张正平回忆道。
时光倒回2017年,对于靠近城边的张大人集村来说,最大的发展障碍就是没有产业。
“在村里种地是靠天吃饭,一年下来也赚不了几个钱,这几年,有点本事的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去了,时间长了,村子就变成了‘空心村’。”张正平说,眼瞅着那些被留下来的老人、妇女和孩子,自己是又难过又着急。
转机出现在2017年,这一年,铜城街道向上级争取了一个产业化扶贫项目,由县扶贫办实施,在张大人集村南头建起了两个温室蔬菜大棚,部分大棚收益用来给贫困户分红。之后,村“两委”商议将大棚租给了村里一位在外经商的村民。
本以为有了大棚,村里就有了收益。但2019年7月,原本承包大棚的村民却突然打电话告诉张正平,由于自己忙不过来,没办法再继续承包大棚了。
这可急坏了张正平,他赶紧叫来村里的妇女主任秦玉敏,一起商量接下来要怎么办。
“先发个通知,看看有没有村民愿意承包大棚?”秦玉敏在微信群里发了个通知,但并没有得到响应。“当时我问了村里几个曾经有意向承包大棚的村民,他们大多数持观望态度,但是大棚里的蔬菜不等人。”秦玉敏说。
此时,大棚里的芹菜马上就要上市了,如果不抓紧时间采收,芹菜便有烂在地里的风险。
怎么办?“能怎么办?我们几个村干部一合计,干脆我们先承包一年,这是村里的扶贫大棚,总得给村民一个交代。”张正平说。
就这样,经过村民大会一致表决通过,张正平、秦玉敏和其他村民一起承包了这两个温室蔬菜大棚。
积极寻找销路
说起来容易干起来难。
承包大棚后,每天天还没亮,几个人便轮流来到大棚里,或者管理蔬菜,或者采摘蔬菜,忙得不可开交。
“那时秦玉敏来镇上交材料,有时在办公室里站着都能睡着,我们一问,才知道是怎么回事。”铜城街道的工作人员郭娜告诉记者。
秦玉敏心里憋着一股劲:“必须把大棚蔬菜这个产业发展起来,给还在观望的村民带个好头。”
查资料、看视频,学习种植技术成为几个人的工作常态。但问题接踵而至,眼瞅着蔬菜大面积地成熟,销路却成了问题。
为了尽快将蔬菜销售出去,张正平与秦玉敏分头行动,他们奔波于聊城大大小小的菜市场,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密密麻麻地记录了大小商贩的名字和电话。
之后,两人将一筐筐蔬菜严严实实地塞到张正平的面包车上,准备去菜市场送菜,但刚走出村没多远,就被交警拦下来:“你这是载人的车,还是运货车?”
转眼间一年过去了,最初的苦日子,终于熬出了头。2020年7月,一年的承包期限马上就要到了,秦玉敏在微信朋友圈里发布了大棚的承包信息。这一次,一位在耿店村承包了5个扶贫大棚的邻村村民张文娟表示自己想要承包这几个大棚。
得知这一消息,两人激动得差点落下泪来。
“空壳村”有了集体收入
1月15日,在张大人集村村南的蔬菜大棚里,青翠欲滴的芹菜特别抢眼,在大棚一侧,村民王桂苓正忙着采摘。
2020年8月份,大棚要雇村民干活的消息在村里传开,王桂苓第一个报了名。
王桂苓今年62岁了,别看她年纪大,干起活来很利索。“我身子板还硬朗着哩,不腿疼腰疼的,趁现在多干点活,给自己多攒些养老钱。”说话间,王桂苓不忘自己手头的活计,“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在这里一天能赚80元钱哩。”
自从张文娟接过大棚,便雇了张大人集村五六位因年纪偏大不方便外出打工的村民打工,他们一天能赚七八十元。
“张文娟懂技术,有销路,加上今年蔬菜的价格高,一个棚能赚上万元。”如今,没事时,秦玉敏便会去大棚里转一转,看看蔬菜的长势,帮忙摘一摘蔬菜。
村里有了产业,村集体有了收入,这几年,村里的点滴变化村民都看在眼里,喜在心里。“现在我们不但免去了村民的‘三水’费用和玉米、小麦保险费用,还从去年开始,为村民免去了自来水费。”张正平说,“接下来,我们的目标是扎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发展村庄产业,让农村更美、让村民生活更舒心。”
新闻推荐
产业兴则城市兴,产业强则城市强。2020年,聊城市坚定不移推进制造业强市建设,全市工业经济实现平稳增长,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聊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聊城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