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猎猎争朝夕 高新区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走笔
聊城高端智能装备信息产业园项目现场。□曹天伟
□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曹天伟通讯员沈晓星
寒冬时节,行走在高新区各大产业园区,一处处工地塔吊林立,一栋栋厂房拔地而起,一个个项目建设正酣。如火如荼的建设场景,正凝聚起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气场。
今年以来,高新区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以园区承载项目、以专班推进项目、以人才引领项目,加快推进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早达效,为发展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医养健康、信息技术四大产业夯实基础。前三季度,高新区省、市级重点项目已全部开工,完成投资30.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81.5%;项目投资规模、开工率、完成年度计划比例等指标均居全市前列。
“园区+项目”,培育发展沃土
12月13日,全市重点项目下半年现场观摩走进高新区。在启迪之星(聊城)孵化基地,入驻企业的员工正在紧张忙碌着。这个专业化的创新创业孵化器,已经吸纳入驻企业42家、线下办公企业33家,创造就业岗位450多个。
创新创业离不开丰厚的沃土。为帮助初创企业发展,高新区积极引进专业孵化机构,建设“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产业链孵化载体。2019年,他们主动提供运营经费和场地,邀请启迪之星孵化器“拎包入住”。自今年5月份正式入驻高新区以来,启迪之星已经为企业开展资源对接、金融投资等服务700多次,覆盖返乡创业、大学生创业人群1000多人次。
产业园区是招引项目、集聚产业的重要载体和平台。高新区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全力推进产业园区建设,打造吸引投资、承载项目、孵化企业的平台。山东金正动画股份有限公司聊城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总投资2亿元,目前已入驻各类文化企业、机构、工作室36家。百利来科创小镇已入驻20余家企业,涉及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制造、教育培训等多个领域。
为更加精准地服务企业和项目,各大产业园区积极推出“个性化套餐”。聊城高端智能装备信息产业园走定制化的路子,厂房的面积、层高、承重等可根据投资方的需求进行建设,让企业“拎包入住”。项目全部建成后,年可实现营业收入5.7亿元、税收1700万元。
“专班+项目”,激活干事动力
最近,一款由山东蓝城生物质能有限公司和聊城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联合研发的膜壳剂新产品开始走向市场。把这种膜壳剂喷洒在物料的表面,能起到防尘固尘的作用,具有操作简单、无毒无害、可降解的优点。
然而在几个月前,山东蓝城生物质能有限公司的创始人申生刚还在为办公场地而发愁。得知这一消息后,高新区医养健康产业专班主动和申生刚(下转A8版)(上接A1版)联系,推荐项目入驻启迪之星(聊城)孵化基地,并承诺提供全程“保姆式服务”。在产业专班的诚意感召下,项目正式入驻高新区。
人是干事创业的根本要素。高新区围绕主导产业,由县级领导干部带队,择优选取40名精干力量,成立了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医养健康、信息技术四大主导产业专班,主要负责双招双引、企业和项目服务、园区运营三大业务板块。产业专班的人员管理、业绩考核全部实行公司化管理,奖优罚劣,确保能够全身心投入到项目引进和服务等工作中来。
“高端装备产业专班成立以来,按照党工委‘服务企业、推进项目、发展产业、完成考核目标’的要求,闻风而动,盯住不放,积极对接洽谈项目。”高新区高端装备产业专班组长王德周介绍,专班成立3个多月时间,就引进AI机器人、手机、平板电脑等项目12个、落地项目9个。
“人才+项目”,引领产业航向
山东九州生物产业园瞄准医学诊断技术,由山东大学王凯、范玉琛教授团队针对我国重型肝病患者不能精准诊断的难题,建立了国内外首个基因检测试剂,并成功入选了科技部“科技助力经济2020”重点专项。项目投产后,年可实现产值3亿元以上。
高新区坚持把人才作为驱动新兴产业发展的第一资源,积极探索“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创业项目”引才模式,围绕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及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发展需求,引进一批行业前沿人才。以生物医药产业为例,高新区成立以高层次人才专家为带头人的山东省抗体制药协同创新中心等4个医药类研发中心,国家中药现代化(上海)创新中心国内首个分中心成功落户。
企业是引进人才的主体。高新区鼓励企业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重点对接聊城产研院共同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丁德文,加快推进无人船与推进器项目建设;积极对接山东省泰山学者海外特聘教授陈冬岩,推进二次网智慧调控节能系统研发生产基地项目……通过“人才+项目”带动模式,在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集聚了一批先进科技创新平台及高科技项目。
新闻推荐
向疫情防控中“最美物业人”致敬 聊城市表彰物业行业先进集体和个人
本报讯(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蒋希伟通讯员曹彬张迪)“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坚定地站在社区疫情防控第一线,为业主们树起一道道安全...
聊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聊城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