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驿站”—亮出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新名片孟庆朋

东昌时讯 2020-06-23 08:04 大字

东昌府讯近年来,城市小区特别是老旧小区治理难题凸显,我区创新探索在居民小区建立党支部,设立“红旗驿站”,发展“红色物业”,让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努力构建新型小区治理和服务体系。

强化党建引领,创新组织设置。发动社区党委对辖区内小区进行摸排,把握应建尽建、先行先试原则,在自管党员3人以上、符合条件的小区建立单独党支部,利用小区公共用房、物业用房建立“红旗驿站”,由党支部书记兼任站长,择优选取业委会主任和物业负责人担任副站长,实行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单位三方交叉任职,吸纳小区热心人士、志愿者和乐于奉献、号召力强的群众代表进入驿站,发挥作用。截至目前,全区共建立“红旗驿站”机构233个,配备驿站成员856人。

完善运行机制,推进“红色物业”。出台了《关于在城市居民小区建立“红旗驿站”的指导意见》,明确了5项具体标准和7项职责任务,建立了驿站管理制度、服务群众制度、坐班制度和议事协商机制,推动小区居民制定自治章程和居民公约,搭建起小区内部各方问题共商、困难互帮、利益协调、共促共建的平台。推行“红色物业”管理模式,进一步明确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公司的权责范围,涉及小区业主利益的水电暖、物业费收缴和使用等,必须在党支部监管下公示公开,建立由红旗驿站召集的小区党支部、物业单位、业委会、党员群众等多方代表共同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会议,街道或社区派员参加,通报工作、查摆问题,并对物业维修基金使用申请、物业矛盾纠纷处理等事项介入指导,不断强化小区党组织对物业公司的日常监督。

开展为民服务,强化功能发挥。以“红旗驿站”为中心,组织热心党员群众在小区内开展政策宣讲、爱心助老、关爱儿童、维护治安等服务活动。设立“红旗微心愿”双向认领机制,满足小区居民的点点心愿,积极培育身边的“红旗好人”“红旗家庭”,总结“红旗故事”,树立良好道德风尚。发挥驿站接待谈心作用,坚持开门办公、上门倾听,采取入户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按照惠及面广、受惠群众多的原则合理提出为民办事项目,明确项目主要内容、资金支出、开始和完成时间等,逐级向社区党委、街道党工委审批备案,项目一经确定,在小区公开栏张榜公示,真正把为民服务的小事落实为凝聚民心的大事。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我区全面推广“红旗驿站”经验,在原有“红旗驿站”党支部基础上,迅速组建起369个小区临时党支部,总数达到549个,覆盖700多个住宅小区,全面参与领导小区疫情防控工作,筑牢了小区防疫坚强堡垒。

加强经费支持,保障正常运转。区财政为每个驿站每年列支1万元办公经费,服务群众经费于上级社区党组织20万元为民服务经费中列支,同时在区管党费方面给予大力支持,通过经费保障到小区、人力投入到小区、制度设计到小区,为提升小区治理服务水平提供了强有力保障。整合小区物业用房、闲置公共用房等资源,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按不低于60平米标准,设立“红旗驿站”党群活动室和议事室。将“党员进社区”具体转化为“党员在小区”,在职党员到所居住小区的红旗驿站报到,建档立册,通过组织开展集中学习、志愿服务、微型党课等形式多样的党组织生活,激发小区党员身份意识和引领意识,为每名党员发挥作用提供舞台。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有3800多名区直机关党员到社区和驿站报到,“红旗驿站”为每名报到的党员设岗定责,所有党员主动亮明身份、坚决扛起担当、积极主动作为,带头承担起值班站岗、巡逻执勤、检查登记、入户排查、人流疏导、环境消杀等任务,汇聚起城市基层疫情防控的强大力量,“红旗驿站”筑起了住宅小区疫情防控的“钢铁长城”。(融媒体孟庆朋)

新闻推荐

今日导读 占用消防车通道、妨碍消防车通行等行为将被处罚

6月18日下午,聊城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对《聊城市消防车通道管理规定》进行解读。记者从发布会上了解到,占用、堵塞、封闭消防...

聊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聊城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