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村变身文明村 辛十李村不断提高村民幸福指数
□实习记者沈欣欣
“悠悠岁月土路,漫漫渴盼公路,梦里百年,破土动工,全村上下,人人争先……”度假区朱老庄镇辛十李村中心广场上的功绩杯上,镌刻着这样一段文字。2016年,村民集资修建了村里的第一条公路。辛十李村的改变就是从这条公路开始的。“没有它,俺们村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干净。现在,村里都已经通了公交车了。”村党支部书记李振济指着迎面开过来的K455路公交车说。
从省级贫困村到省级文明村,从破败不堪的乡村土路到干净整洁的柏油公路,几年来,辛十李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固本增收 壮大集体经济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增加集体收入成为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在农村改革的大背景下,辛十李村积极开展人居环境治理和固本增收活动,扎实推进治理工作。
2018年4月,村党支部书记李振济带领村民将村西头的废旧窑厂改造成了一个占地23亩的现代鱼塘,承包给专门的鱼类养殖企业,养殖的锦鲤、金鱼等观赏鱼类价值可观,大大增加了村集体收入。“现在一条锦鲤差不多能卖上百元,有的甚至能卖上千元,村里每年享受鱼塘分红,一年下来差不多有3万多元的收入。”李振济高兴地说。
积分量化 助力脱贫攻坚
过去,辛十李村部分贫困户居住环境差,缺乏主动脱贫意识,呈现“破罐子破摔”的状态,为改变这种现象,帮助贫困户尽早脱贫,辛十李村采用“积分量化考核”,从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双提升”、配合帮扶熟知政策、家庭和谐自力更生三大方面进行评分,按照等级发放贫困金,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贫困户的内生动力,调动了贫困户的生活积极性。
今年46岁的孙学凤,因身体残疾,行动不便,只能在家养病。“政府发放的1200元贫困金已经拿到了,镇上的帮包干部每月都来家里看望两三次,我和老伴都很满意。”孙学凤笑着说。
刘桂珍、李向军母子因患有精神疾病失去劳动能力,是辛十李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家里住的房屋坍塌了大半,村里为母子俩申请了危房改造,重新为他们建造了一所40平方米的房子。如今,住在新房子里的李向军显得异常兴奋。“家里的3亩7分地已经承包出去了,一年给1800斤麦子,够我和我娘吃饭了。”40多岁的李向军笑起来像个孩子。
生态旅游 推动乡村振兴
辛十李村北部的鑫发旅游采摘园是一所占地120多亩的生态旅游园区。虽正值初冬,采摘园却依然生机勃勃。园区种植的“秋霜”梨、“烟富山”苹果长势喜人,盛产的水果主要销往聊城各大商场、超市,一年平均创收50-60万元,直接提高了村集体收入。
“现在,种植大田作物不挣钱,村民大都不愿种,承包土地搞果树种植确实是一个增加收入的好方法。”鑫发旅游采摘园的负责人夏太峰告诉记者。生态旅游采摘园的发展在增加村集体收入的同时,也吸引了村里的劳动力,增加了村民个人收入,促进了很多在外务工人员回乡创业,进而推动了乡村振兴。
“现在采摘园马上就要进入空闲期,下一步我们打算引进四季草莓,争取每季都能种出好水果。”谈起未来的发展,夏太峰信心百倍。
新闻推荐
本报讯(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李政哲通讯员吴亚男)11月16日,聊城市公安局江北水城旅游度假区分局凤凰派出所举行揭牌仪式。区党...
聊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聊城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