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扬帆启航远 大潮乘风逐浪高 改革开放40年聊城劳务输出产业发展纪实

聊城日报 2018-12-24 10:39 大字

□本报记者 曹天伟

本报通讯员 吴连军 李婷婷

东风浩荡,大河奔流。

追溯历史,古人总是喜欢近水而居,一座座城市也因水而生。千百年来,黄河与运河文化在这里沉淀,赋予了鲁西大地深沉厚重的品格、开放包容的胸怀。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像奔流不息的河水一样,南下北上、拼搏实干,谱写着一曲曲震撼人心的奋进之歌。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传统农业区的聊城,开始以全新的视野审视外部世界。越来越多的聊城人走出家门、外出务工,用勤劳的双手打造自己的幸福生活。从1989年第一批有组织的劳务输出正式启动,到如今全市常年在外务工人员超过百万人,每年实现劳务创收500多亿元;从过去的“北雁南飞”,单向输出劳动力资源,到如今的“群凤还巢”,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参与家乡建设。全市劳务输出工作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历经变迁,在聊城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个阶段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发挥了“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的辐射效应。

在就业一线的付出和努力,也得到了各级政府和领导的认可与肯定,鲁西人力资源开发中心多次获得国家和省市授予的“劳动保障先进单位”“农村劳动力转移先进单位”“服务业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12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评为“山东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所属企业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就业先进企业”。“鲁西人力”品牌作为“全国优秀劳务品牌”,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劳务输出的一面旗帜。

艰难起步把劳动力资源变成资本

有专家曾经指出,放松对要素流动特别是劳动力资源流动的限制,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是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最值得纪念、总结、发扬的改革内涵。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的聊城,正面临着劳动力资源流通不畅的困境。在广大农村,农民人均生产资料较少,二三产业发展水平较低,劳动力就业空间小、门路窄,加之信息闭塞,人们安土重迁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大量青壮年人口赋闲在家,造成劳动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在城镇,由于非公有制经济起步较晚,产业发展水平较低,城市建设滞后,吸纳就业的能力十分有限。此时的东南沿海特别是珠三角地区,工业化进程正如火如荼,对劳动力的需求十分迫切。在巨大收入差的吸引下,聊城市农村一些劳动力开始零星地到东南沿海打工,但由于缺少统一组织和管理,大部分处于盲目流动和无序流动的状态,就业成功率很低,自身权益也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如何通过有效的组织管理,把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变成增加农民收入、加快经济发展的资本。经过对当时劳务输出现状的调研分析,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起,原聊城地区劳动局开始探索组织化劳务输出的路子。1989年,对聊城劳务输出工作来说,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这一年,经过与深圳有关企业的慎重对接,在市劳动部门的努力下,近百名聊城青年跨越千里,到深圳务工,走出了组织化劳务输出的第一步。到1992年,劳动部门已经累计输出务工人员5000余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宁往北走一千,不往南挪一砖”,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聊城,这句顺口溜曾十分流行。对聊城人来说,去南方发达地区打工还是一件新生事物。要推进劳务输出工作顺利开展,必须有强有力的组织领导。1992年,经原聊城地区劳动局党组研究,从地区劳动局内部抽调精干人员, (下转A8版)

新闻推荐

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 通过“无痛分娩中国行—现代产房II级”认证

本报讯12月16日,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迎来“无痛分娩中国行——现代产房II级”认证的授牌仪式,成为全国首批、山东省第二家、...

聊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聊城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