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巧取幼儿气管异物
本报讯 11月9日凌晨1点左右,正在值班的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小儿科主治医师马敬斌刚刚回到值班室,电话铃声突然响起,对面传来了急诊儿科医生急促的声音:“一个刚满1岁的患儿突然咳嗽加重,急诊检查胸部CT提示左肺阻塞性肺气肿,考虑为支气管内进入异物。”马敬斌医师听到后立即告知急诊医师需立即安排患儿住院。自此,一场惊心动魄的抢救开始上演。
患儿来到小儿呼吸科病房后,一直烦躁、哭闹、咳嗽,医护人员几乎听不到他左肺的呼吸音,于是立即给予镇静、吸氧等处理措施。医护人员仔细询问了患儿的病史,患儿妈妈说:“昨天下午给孩子吃了花生米,不慎摔倒,夜间更是明显,真没想到花生呛到了气管里。”
患儿病情危急,异物卡到了左主支气管上,一旦异物活动,跑到主气道或声门处,就会导致患儿窒息,甚至有生命危险。马敬斌积极完善术前检查,并联系小儿科主任王道昉,同时通知手术室、麻醉师、内镜室进行术前准备。
术前讨论后,医生们决定在手术室为患儿实施“经支气管镜异物取出术”,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顺利取出了约1/4大小的花生米,整个手术只用了30分钟。术后患儿转入儿童重症监护室观察,病情稳定后转回到了普通病房。
记者了解到,此次异物的成功取出,免除了硬镜及开胸手术对患儿的创伤,术后患儿即可正常活动,降低了患儿的住院费用和成本。以往此类患儿多由耳鼻喉科经硬质内窥镜取出,由于硬质镜管径粗,不能弯曲,难以达到更深的位置,只能取出部分位置较浅的异物。小儿纤维支气管镜具有独特的优势,由于纤支镜镜体柔软细小,可以前后弯曲,能进入患儿气管及部分支气管,使得检查具有了可视范围扩大、适应症扩大、痛苦减小、并发症减少等诸多优点。
专家提醒家长,平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不要给3岁以下的儿童吃带壳的食物,如瓜子、花生、豆类等;不要让孩子养成口含玩物的习惯,在孩子吃东西时,不要惊吓或打骂孩子;食物应尽可能捣烂、碾碎;应让孩子养成认真吃饭的习惯,切不可把吃饭当作游戏,或边玩边吃;孩子哭闹时,切不可往孩子口中塞食物。 □记者 林 晨通讯员 马敬斌
新闻推荐
『感谢收下了,红包不能要』 —东昌府区中医院肛肠科主任李乐英医德好获点赞
□本报记者鞠圣娇本报通讯员段新歌“我给李主任在微信上发了个小红包,表达感谢,她给我退回来了。”市民张青(化名)说起自己和...
聊城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聊城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