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祥鹤康复基地如何帮助精神病患者康复 田园之乐中,寻找丢失的自我

聊城日报 2018-06-29 12:55 大字

□本报记者 鞠圣娇本报通讯员 翟 晖 任喜荣

耕种、采摘、钓鱼,也能治病?的确如此,在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的祥鹤康复基地,精神疾病患者通过干农活、亲近大自然,逐步找到丢失的自我,获得劳动能力,逐步回归社会。该中心成立三年来,已经帮助千余名休养员愉快地度过了康复期,耕种、采摘、健身、垂钓、赏花,他们在赏心悦目之余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近日,记者来到祥鹤康复基地,了解了这里的“七养诀”,即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康复“秘诀”:“一者看花果养眼;二者纯氧吧养肺;三者绿菜蔬养胃;四者行静修养脑;五者重德育养心;六者勤运动养身;七者促放松养眠”。

在自然中放松身心

祥鹤康复基地占地50亩,有数十个大棚,一年四季新鲜果蔬不断。这个季节,能看到藤上绿黄瓜、紫茄子、西红柿和树上的杏、桃,加上花生、土豆、甜瓜、西瓜,菜品经常保持在十几种。花圃里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每一批休养员来了,都会被绿色生命的力量感动,这些都是由休养员种植、施肥,满满的成就感油然而生。可以说是“三季有花、四季常绿,春夏看花,秋天看果”,相当“养眼”。

基地远离城市的喧嚣和尾气、灰尘,每天早晨,休养员一起床就能闻到泥土的清香,清新的空气着实“养肺”。来自少儿病房年仅12岁的小张是城里长大的孩子,平时喜欢唱歌,在基地和小伙伴们最爱做的就是清早的歌唱接龙,你一句我一句,嘻嘻哈哈,在笑声和掌声中找到快乐。

基地蔬菜从选种、下种、施农家肥、捉虫、收获,都是人工种植的。农忙的时候,院领导亲自带着志愿者来采摘蔬菜。这些瓜果蔬菜远离化肥、农药、激素,让休养员吃得安心养胃。收获的蔬菜瓜果供给基地和医院的休养员、祥鹤医养中心的老年患者、医院退休老职工,余下的还能供给职工家属、外销其他医院。休养员来到基地后,第一天和最后一天都会和工作人员一起剁肉割韭菜包饺子,吃一顿团圆饭,这种仪式感也带来了满满的幸福感。有的休养员是厨师,负责将其他休养员从池塘里钓到的鱼收拾好,有滋有味。

在休养中找回自信

脑是奇恒之腑,脑为髓之海。在祥鹤康复基地,“养脑”是休养员们的任务,也是一种享受。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院长武建胤认为“凡是有利于病人心身健康、功能恢复的都是康复”,秉持这样的理念,该院大力拓展非药物治疗,在基地继续开展禅修、八段锦、易经筋、内观疗法,朗诵三字经、唐诗宋词等传统文化经典著作。在这样的环境中,休养员的心灵得以放松,获得心灵上的平衡,实现了“养脑”“养心”的目的。基地的团体心理活动,用游戏的方式启发休养员开悟,接纳自己、活在当下、学会感恩,指导他们从多个角度看问题,保持阳光心态。

休养员们每天都要晨练、跑操,可以参与采摘,还可以在健身器材、羽毛球场、篮球场进行体育锻炼,或者尝试丢沙包、踢毽子、摔四角等传统游戏训练项目,这些游戏、体力劳作使患者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这就是“养身”。每天的劳作、运动下来,身体得以放松,晚上睡眠自然不成问题,一些备受失眠困扰的休养员表示自己的睡眠变好了,不再依赖药物,实现了“养眠”。

可以说,祥鹤康复基地是市四院为住院休养员精心打造的康复乐园,将自然生态与非药物治疗结合到一起,融合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交汇体,是实现精神类疾病绿色治疗、创造高品质住院生活的重要载体,打造了省内领先的绿色治疗高地,满足了精神疾病患者日益增长的对住院期间美好生活的需要。

新闻推荐

“文明创建进行时”网络访谈第七期今日录播 本期嘉宾:聊城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长胡全仓

由聊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办公室主办、聊城报业传媒集团(聊城新闻网)承办的“文明创建进行时”网络访谈活动顺利进行...

聊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聊城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