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御笔钦点的聊城状元张志栋

东昌时讯 2018-05-07 08:26 大字

邓钟岳书法自古状元以文胜而得之,但凭借一手好字,打动皇帝,能在金銮殿上蟾宫折桂,被御笔钦点的状元,恐怕古往今来只有邓钟岳而已。

邓钟岳(1674~1748)字东长,号悔庐,东昌府区邓楼人。他博览群书,尤对《易》、《礼》有深入研究。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参加顺天府乡试,中举人。六十年(1721年)登进士一甲第一名,入翰林院。雍正元年(1723年),充任江南副考官。四年(1726年),起任江苏学政。七年(1729年),以少詹学士任广东学政,不久升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

邓为政清廉,谨慎守礼,所奏为政之道首要的是正风俗、杜邪讹,得到雍正帝赞许和采纳。雍正十—年(1733年)迁礼部右侍郎,总编《一统志》,不久转左侍郎。后又降为太常寺卿。乾隆元年(1736年)督浙江学政。到浙江后,又授以通政司参议。四年(1739年),再任浙江学政。七年(1742年)又晋升为礼部右侍郎,九年(1744年)转左。是年至乾隆十二年曾两充江南正考官,严肃考风,治学严谨,大力倡导切磋之风,深受学术界称颂。十三年(1748年)曾随皇帝御驾东巡。

光岳楼西檐下,悬有“就日瞻云”匾为清代史学家解岚题。悬于二楼东面檐下的“太平楼阁”匾为邓钟岳题。

邓钟岳一生沉浮宦海,历经不少波折。但他平生为人刚直端厚,谨慎守礼,并乐于扶植后进,劝学励品,不汲汲于名利之争,因此人们对他倍加赞许。他任江苏学政时,曾刊印《近思录》和《白鹿洞规》等书,教诲求学的士人。任礼部侍郎时,以清廉自恃,屏谢一切无谓的陈规旧习。他按照分年读书法教授诸生研读经学,亲自面试,认真督理。又论为政之道第一要正风俗,杜邪恶。他的建议得到了皇帝的赞许和采纳。

邓钟岳操行方正,既不阿权附势,也不随众苟同,是当时著名的贤良正品之人。他所举荐的人,如左都御史梅谷成,通政使雷宏,都是名闻当世的正直人物。在浙江时,他常训喻诸生说:“‘耻\’字是明辨羞恶之心的主要关键,像倾附势要,标榜权贵,无谓的歌颂,因小事而使亲骨肉变成仇隙等作为,还讲什么耻呢,心平气和,绝对做不出不规矩的事来。”他十分欣赏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为此手书北宋哲学家周敦颐的散文《爱莲说》挂于厅中,以明心志。

邓钟岳对父母侍奉尽礼。因父亲有病,厌恶烟草气味,他为此终身不染吸烟陋习。其孝行谨持,为乡里称赞。卒年74岁,著有《知非录》一卷,《寒香阁诗集》四卷、《文集》四卷。

邓钟岳一生酷爱书法,少年时已练就—笔好字。相传康熙六十年邓钟岳进京赶考,殿试结束,名列前茅。主考大人将前十名的优秀答卷呈送皇上。请皇上钦定状元、榜眼、探花。康熙看过邓钟岳的考卷,觉得他的文章并非特别出色,但那一笔字写得特别出众。老皇帝登基六十年,满朝文武、学士文人写好字的可说是车载斗量,但是真要找一名能好过邓钟岳的还真没有。皇上越看越爱,提起御笔,在邓钟岳的卷子上批了八个字:“文章平平,字压天下。”并点了他头名状元。邓钟岳书法墨迹遍及海内,传世多为行书,东昌府的名胜万寿观楼阁两壁上所书的“龙”、“虎”二字,笔走龙蛇、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

邓氏家族是聊城的望族,钟岳家人中,三个胞弟均中举,邓钟音,钟岳弟,雍正四年(1726年)举人,官拣选知县。邓钟叙,钟岳弟,雍正七年(1729年)举人。邓钟一,钟岳弟,雍正七年(1729年)举人。邓汝功,钟岳长子,改名汝勤,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举人。邓汝敏,钟岳次子,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举人,仕至温州总捕同知。邓汝襄,邓钟叙子,乾隆六年(1741年)举人。(张志栋)

新闻推荐

东昌府区卫生计生局:强力整治医疗服务市场

为进一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东昌府区卫生计生局自今年4月起,采取“控源头、严打击、促规范”的工作思路,强力整顿和规范辖区内医疗服务市场秩序,为人民群众创造安...

聊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聊城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