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颖:小剪刀传承文化真情郭龙君

东昌时讯 2018-03-19 08:31 大字
郭龙君

走进聊城大学西校区的剪纸艺术教室里,笔者便见到了东昌府区剪纸艺术家协会主席、东昌府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的传承人——梁颖。不到二十平米的工作室里,墙上错落有致地悬挂着多幅大型的剪纸,桌面上摆满了已完或未完工的半成品,在红色剪纸的映衬下,小屋充斥着浓浓的喜庆之味。聊天中,梁颖手中剪刀上下翻飞,一块块小小的废纸料在她手中翻折几下,再“咔嚓”“咔嚓”剪上几下,一只只小狗、小鸭子、小天鹅就这么从她手中诞生,午后的阳光照在这些可爱的小动物上,栩栩如生……

走村访户传承民间艺术

心灵手巧的梁颖,出生于斗虎屯镇,自她记事起,外祖母和母亲就是村内剪窗花的巧手,这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熏陶,无形中给梁颖创造了接触民俗技艺的机会。未曾想,以清丽的构图,流畅的线条,具有浓厚喜庆气氛等鲜明特色的斗虎屯剪纸从此多了一位忠诚的传承者。

“现在的年轻人对剪纸关注不高,很多剪纸技法没有传承下来,我感觉太可惜了,不能让古老的民间艺术失传。”梁颖说道,为了传承文化,梁颖开始不断地收集一些民俗技艺。整整一年的时间,她跑遍了聊城市的所有村庄,先后拜访了200多位剪纸老艺人。通过不断的收集,梁颖见识到了不同风格的剪纸艺术,这些鲁西北风格的剪纸让她受益匪浅。通过对民间剪纸老艺人的走访,也让梁颖创新式地利用剪刻相结合的方式,对东昌剪纸进行更细腻、更深入的刻画,内容涉及山水、建筑、花鸟、人物等方面,作品先后荣获“山东省首届百县千村农民书法展金奖”、“山东省首届妇女书法精品展金奖”等诸多奖项。

进校收徒保护非遗项目

为拓展学生兴趣爱好及发展空间,挖掘校内及斗虎屯镇当地资源,梁颖通过斗虎屯中学尝试开设立了剪纸传习所,成立了“斗虎屯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实验基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学习,另辟蹊径来发展特色课程。从那时起,每周四中午,她都会给斗虎屯中学的学生开设公益的剪纸课,到现在,她已经教会200多名学生学会了剪纸技艺。

“这些孩子都是自愿报名参加的剪纸兴趣班。”梁颖说,“现在包括剪纸在内的许多非遗项目都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境地,没想到斗虎屯中学能搭建起这样一个平台,现在看来不是没有人学习、继承非遗项目,关键还是缺少更多的像斗虎屯中学这样的平台,让喜爱的人找不到学习的地方。”

除此之外,每周二、四、六的晚上,她也在家里开设公益的剪纸课堂,几乎每次授课,她家里都挤满了人。为此,梁颖还专门建了一个名为聊城市女子剪纸学堂的微信群,群里面除了剪纸爱好者,还有聊城市的剪纸传承人,给大家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剪纸经验和心得的平台。

创意剪纸走向未来

在刚刚过去的“2018共筑华彩中国梦——聊城市首届非遗晚会”中,有这么一个节目,让台下的观众都惊呆了,那就是《剪纸与秀》。这场把旗袍走秀和剪纸文化结合在一起,模特们的披风、披帛、外罩斗篷、帽子头饰、耳饰都用剪纸作品装饰的演出,把整台晚会推向高潮。

萌生将剪纸和旗袍结合的想法,是梁颖在一次非遗文化交流会上想到的。交流会归来后,梁颖便一头扎进了设计创作中,从开始的尝试,到现在成型,梁颖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去摸索。如今梁颖结合新年为旗袍设计了“头饰”、“斗篷”、“披肩”、“耳环”等一系列“中国红”创意服饰,将传统民间工艺与旗袍相结合。

由于搭配旗袍要求高,普通的宣纸无法满足要求,她就去市场寻找合适的纸张,由于剪纸没有办法塑型,她就用胶水和铜丝固定。“每一套服饰都是我自己亲手设计、制作、不断改进,一套服饰制作时间就要两天左右。”梁颖介绍,“制作中不断地在生活中寻找、丰富自己的设计素材,哪怕有一点灵感也会立刻记下来。”笔者了解到,设计制作中梁颖每天只有两三个小时睡觉时间,用她自己的话说,灵感稍纵即逝,设计制作起来就会忘记吃饭睡觉,世界只有自己和剪纸。

谈起以后的打算,梁颖表示,随着越来越多民间老艺人的离世,他们的剪纸作品也随之消失在历史长河里,梁颖想出资收购一批老艺人创作的剪纸精品,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下去。

新闻推荐

全市交通项目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今年计划完成交通基建固定资产投资71.6亿元

14日,聊城全市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召开。记者杨淑君摄本报聊城3月14日讯(记者杨淑君通讯员金淑红)3月14日,全市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召开,2017年全市高速公路、高铁、机场、大外环等重大...

聊城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聊城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