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花开香满院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文明建设走笔

聊城日报 2021-11-05 11:31 大字

■本报记者 林晨

医院是一个窗口服务单位,其文明程度,直接关系着群众的就医获得感。

“我是你们的忠实粉丝,你们不仅治好了我的病,还待我像家人一样,我恢复得很好。”11月1日,来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二科进行复查的张大爷,向医护人员表达感谢。

患者对医院的赞誉,是该院厚植文明之花、擦亮惠民服务品牌的体现。今年以来,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文明医院为契机,从加强党建引领、提升服务能力、开展公益活动等方面下功夫,为广大群众提供精湛技术和暖心服务,使医院文明之花香飘四方。

党建引领筑牢文明根基

“我们一定不能忘记这段历史,要继承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10月16日下午,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组织党员干部观看爱国影片《长津湖》后,该院门诊党支部宣传委员高伟感慨地说。

近年来,该院把思想建设作为推动工作的出发点,不断丰富学习内容,改进学习方式,组织职工积极参与“学习强国”平台学习和知识竞赛。为加强基层党组织的理论学习,该院党委班子成员及各党支部书记定期上专题教育党课,开展庆祝建党百年系列活动,奔赴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心得报告会,实施“讲红色故事弘扬主旋律”工程等。

“扎实的党建工作有利于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着力提升干部职工的文明素养,形成党建与文明服务交汇融合、双向提升的良好格局。”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刘跃森说。

暖心护理点亮文明服务

“护士,我爱人行动不便,需要上门更换尿管,怎么在手机上下单?”10月31日,家住临清市城区的患者家属张大姐拨打了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科网约护士段秋丽的电话,段秋丽耐心指导张大姐通过APP为患者成功下单后,立刻前往患者家中开展护理服务。

去年以来,该院依托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以“线上申请、线下服务”的模式为主,精准对接患者,满足不同人群需求,努力打造服务优质、专业技能过硬的居家护理团队。今年上半年,该院共为近百名居家慢病患者提供了上门护理服务。

为真正让患者享受便捷服务,医院不断优化流程,让患者少等待、少跑腿。该院积极开展互联网医院建设,推出网络支付、自助机挂号及查询等智慧医疗服务。在充值缴费处,志愿者引导患者正确使用自助机;当患者办理出院结算、医保报销、开具相关证明时,做到即来即办,一次解决。同时,医院在病人等候区增设候诊椅,在住院陪人区增设生活服务设施,并简化轮椅、平车借用手续。门诊服务中心及各个分诊台均免费提供针线盒、老花镜、充电器、一次性纸杯等便民物品。

公益担当播撒文明之种

“谢谢你们关心老年人,给我们带来健康知识。”10月底,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到临清市老年大学开展健康宣教活动。在现场,医护人员就心肺复苏术进行操作示范,并讲解相关知识,提高了老年人的急救能力。

多年来,该院在做好惠民医疗服务的同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将文明的种子播撒到千家万户。

作为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和中国胸痛中心,该院积极组织医疗护理专业人员走进社区、学校、企业等场所,开展脑卒中筛查和心肺复苏急救知识、技能培训等健康教育活动;同时,组织志愿者开展抗疫志愿服务、网络安全宣传、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社区帮扶、学雷锋服务、金晖助老等多种形式的志愿活动。此外,该院还经常派专家到基层卫生院进行业务培训、坐诊,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让更多基层患者受益。

文明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市二院将持续抓好文明医院建设,努力为来院患者及家属提供一个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用勤劳和汗水为文明医院建设添砖加瓦,让文明之风吹遍每个角落。”刘跃森说。

新闻推荐

临清 “双菌”轮作带来好“钱”景

本报讯(记者夏旭光)“以前我家只有几亩(1亩约合666.7平方米)沙土地,一年收入1万元,去年种了一亩桑黄,年收入达到了10万元。听说...

临清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清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