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存合作社的新愿景

聊城日报 2021-11-04 11:16 大字

■本报记者 夏旭光

本报通讯员 周丽娜 朱红光

“国家除了给我们每亩(1亩约合666.7平方米)25元的良种补贴以外,还有每亩125元的小麦补贴,这沉甸甸的补贴真是让人高兴啊!”10月26日,刚从麦田里回来的张金峰,说起今年的秋收,满脸喜悦,“没想到今年还是个丰收年,我打心眼儿里感到惊喜啊!虽然今年没有大旱,但雨水不少。多亏了党委、政府的支持,还有党员们的帮助,才让我们能顺利收割完玉米,这是对我们种植户的最大支持;另外,今年的玉米价格比去年高,去年每亩收入只有1000元多点儿,今年每亩能达到1300元。”

张金峰今年50岁,2018年被选为临清市新华路街道东胡村党支部书记后,决心带领村民走合作种植之路。经过学习考察和摸索,2019年7月,他和一些有志于种植业的村民成立了临清市志存种植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拥有耕地247亩,除了种植小麦以外,他们把重点放在了玉米种植上,挑选了比较优秀的万盛68和连胜两个品种。这两个品种的玉米品质好、产量高,是他们为增加收入而精选的品种。

“这两个品种长出来的玉米穗、个头大,亩产1200斤,按一斤1.1元计算,每亩收入就是1320元。”张金峰说,“因为我们还处在摸索阶段,没有动员更多村民加入合作社,目前加入的20多户也只是交了一两千块钱而已。一旦有了风险,由我们几个老会员承担;一旦收入提高了,就给新会员更多的分红,不让他们承担一点儿风险。”

除了志存种植专业合作社以外,张金峰个人还承包了110亩耕地,建起了临清市一恒家庭农场,种植小麦、玉米近100亩,还种植了杨树20亩。

谈到今后的发展,张金峰说:“通过这两年对合作社以及家庭农场的探索,我找到了规模化经营的路子。下一步,我们计划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动员更多的社员加入进来,继续扩大合作社规模,实现合作共赢、共同致富。”

新闻推荐

10月4日至17日,污染源小时均值浓度超标达到5次 聊城市7家企业被通报

本报讯(张燕)10月4日至17日,聊城市有7家企业污染源小时浓度均值超标次数达到5次。10月18日,聊城市生态环境局对这7家企业进行...

临清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临清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