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能转换聚起发展新优势
■本报记者 苑莘
黄河岸边,秋风送爽,聊城大地奏响高质量发展的澎湃乐章:
当鲁西化工研发出航天用聚碳酸酯高端化工新材料时,当祥光铜业计划设立企业研发中心时,聊城人仿佛能够听到了传统行业长“高”的拔节声。
当中通客车氢燃料客车驶入冬奥会赛区时,当轴承制造转型智能装备关键基础零部件列入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时,聊城新兴产业加速长“大”,嗓音日益浑厚。
当一位位院士专家与水城结缘,一个个创新项目落户聊城,那些爽朗的笑声在鲁西大地上空响起。
……
这乐章的背后,是近年来聊城市“双招双引”赋能新旧动能转换,汇聚起的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传统产业迈向高端
还是原来的人员,还是原来的厂房,但临清的众多轴承企业的“气质”却焕然一新:这些企业从过去的成本竞争切换到了“专精特尖”的新赛道。
“产业发展环境正在发生变化,通过‘双招双引’加速创新是临清轴承企业的普通共识。”宇捷轴承负责人蔡玉铨介绍,该公司过去两年走出了一条以创新促合作、以合作促创新的路子。“我们使用盐浴热处理提升了产品性能,并因此参与了轴承热处理国家标准起草。”蔡玉铨说,这让企业得到了资金和人才的更多关注。今年上半年,企业与澳门闽建集团达成合作,引来11.5亿元资金新建轴承智能制造园项目。
在新发展格局的构建过程中,传统产业需要谋求转型升级,大量生产要素需要项目载体。为承接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大“势能”,聊城市明确了1200个重点招商目标企业,实施了新一轮高水平技术改造计划,着力招引产业引擎项目。通过持续努力,聊城市已引入了氢燃料电池等产业链空白项目,推动新能源汽车、有色金属材料、精细化工入选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
在“双招双引”工作的推动下,聊城市的传统产业正逐步迈向高端。
新兴产业发展壮大
产品打破国内行业被“卡脖子”的状态,项目建成试生产即接到订单,芯片企业落户家乡让波米科技副总经理陈宝喜感到自豪。
坐拥中科院尖端技术的波米科技有限公司,并非聊城市唯一的电子信息类科技公司。过去一段时间,仅聊城高新区就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引进了凤芯微、光岳九州等18家电子信息类企业。“很多人觉得聊城是重工业城市,产业结构‘笨重’,但通过持续开展‘双招双引’,这些标签正在逐渐被撕去。”聊城产研院院长杨济坦介绍,作为聊城市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平台,聊城产研院已经引入了激光清洗、可降解材料、电动推进器等国内先进技术项目和研发团队。
如果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一个区域的基本盘,新兴产业的发展就决定了这片区域发展的后劲。为此,过去几年,聊城市建设了智能光电产业园等一大批“园中园”,组建了聊城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四不像”平台,完善了初创科技公司股权投资体系,为引来的人才和项目团队提供“拎包即可入驻、装机便能生产”的全套服务,为新兴产业在聊城落地生根营造了春天般的环境,为水城带来了“高精尖元素”。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智能穿戴装备、纳米新材料、高端智能装备、芯片制造、氢燃料电池……一大批好项目的到来,推动聊城在产业升级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创新要素加速聚集
最近这段时间,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华欲飞与嘉华股份沟通了合作事宜。“华教授获得过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他的到来将提高莘县大豆蛋白产业的发展水平。”10月21日,正积极促成此事的莘县招商干部李广东介绍。
就在这天,市会议接待中心高朋满座,50多位院士专家汇聚聊城,这是聊城市打造的招才引智品牌之一——“院士专家聊城行”。过去几年,聊城市敞开招才引智大门,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几年时间里就引来了几百名院士和高层次专家,签约项目近百个。此外,聊城市还搭建了专门视频平台,实现了与全国高校、科研院所专家教授的互联互通,先后与上海交通大学、山东理工大学等高校开展网上产学研合作洽谈活动,发布技术成果200余项,推介技术需求80余项。
人才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如今的聊城,“引进一个人才,带来一个团队;兴办一个企业,带动一个产业”早已司空见惯。日前,在聊城产研院,来自省科学院激光研究所的技术团队正在商讨激光清洗项目的推进事宜。团队核心成员马新强博士介绍,他们已在聊城注册公司,未来将在聊城生产顶尖的激光清洗设备。
开放空间就是发展空间,面对新一轮招商引资热潮和人才争夺大战,聊城市以生产要素聚集,加快动能转换步伐,正在为高质量发展聚起新优势。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夏旭光本报通讯员朱红光“终于可以松口气儿了,俺们村430亩(1亩约合666.7平方米)小麦,今天已经全部种上啦!”10月20...
临清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临清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