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我们一起行动 聊城市构建全民参与防灾减灾格局
九州街道工作人员正在查看小区内的实时监控。 □申东方
应急管理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是聊城市应急管理局适应机构改革后新的职能需要,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与防灾减灾工作有机融合的成果,也是应急管理工作向基层延伸、全面推动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举措。应急管理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的目的,就是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强化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动员全民参与防灾减灾工作。近年来,聊城市通过智慧化手段防控、常态化措施保障、专业化队伍引导,不断提高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以及对防灾减灾工作的参与程度,让防灾减灾工作更“给力”。智慧化:﹃一键报警﹄,全民参与
2020年12月10日,市城区馨润花园小区业主刘立下楼时,发现小区二期1号楼1单元门前的消防通道上停放了一辆未留联系方式的私家车。他随即拿出手机,打开“1号社区”App反映了这一问题。接到反馈后,小区所在的高新区九州街道凤凰社区的工作人员立刻通过摄像头查看现场,确认情况属实后迅速与小区物业沟通,并查找到车主信息。经耐心沟通,车主表示理解,很快移走车辆。整个过程前后不到20分钟。
“通过手机App,居民不仅可以一键报警,还可以第一时间获取灾害警报,及时作出应对。”九州街道应急办工作人员梁首明介绍。为切实加强辖区灾害风险监测综合管理,九州街道借助智慧社区建设,联通辖区内的423个摄像头,在网格员巡查的基础上,应用5G、大数据等新技术,建立了社区安全综合减灾防范系统。这一系统的运行,达到了数据换人、全民参与的目的。
在凤凰社区办公大厅内,工作人员亢国圣正在大屏幕上查看馨润花园小区内的实时情况。随机点击一家住户的链接,屏幕上立刻显示房间布局、住户信息等数据。该街道应急办工作人员梁首明介绍,如果有火灾等突发事件,这些信息可以第一时间提供给救援人员,帮助他们制定最佳救援方案。常态化:应急物资,家庭常备
在临清市龙山社区居民辛保凤家中,有一个社区免费发放的小药箱。和药箱一起发放的还有临清市应急管理局制作的《家庭应急物资储备建议清单》。药箱里本有几样常备药品,因为小孙子刚上一年级,平时由她照看,辛保凤感觉清单中列出的药品很实用,就又根据清单购买了一些治疗感冒、消化不良的药品。“天气冷了,万一孩子晚上有个头疼脑热的,赶上药店打烊,家里有药,可以应应急。”辛保凤说。
自从接触应急物资储备知识后,“有备无患”成了辛保凤的生活习惯之一。常用的工具,被她整理后放到便于取用的位置,她还储备了各种食品:孩子喜欢的水果、酸奶、火腿肠和方便面……“如果遇到突发事件,这些食品足够家里吃上三四天的。”辛保凤表示。每过一段时间,她都会出门采购,更换掉即将过期的食品药品。2020年12月9日一早,辛保凤刚送完孙子,社区“小巷管家”柳春梅就走上前来,将印有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宣传知识的明白纸交到她的手上,向她讲解相关内容。对社区居民来说,柳春梅并不是生面孔。在聊城市,柳春梅们采取线上微信推送和线下逐户走访相结合的方式,全覆盖、无死角,积极排查安全隐患,宣传防灾知识,和居民打成一片。专业化:﹃小水牛﹄和他的救援队
东昌府区柳园街道水韵社区西临运河,面积虽然只有0.31平方公里,但其中有11个居民小区,总人口6000余人。
2019年4月4日,运河水位暴涨,一位八旬老人在河边锻炼身体时不慎落水,在社区工作人员和热心居民的共同努力下老人获救。2020年年初,该社区党委专职副书记孙博到任后,受这一事件启发,发动辖区党员、退役士兵、志愿者,成立了一支15人的社区防灾减灾应急救援服务队,由孙博担任队长。在应急管理部门的指导下,服务队很快具备了灾害宣传及应急救援的能力。
2020年8月5日,受降雨影响,市区部分街道积水严重。辖区内原区燃料公司家属院部分房屋建设于上世纪80年代,为红砖搭建,目前还有人居住。考虑到降雨带来的安全隐患,孙博穿上雨靴,撑上雨伞,带上喇叭和其他同志一道,到居民家中劝导居民紧急转移。居民得到了安置,但孙博嗓子喊哑了,浑身湿透,右脚还被扎伤了。为此,居民们亲切地叫他“小水牛”。他们劝导居民的视频被上传到水韵社区抖音号上,获得7200多点击量,400多点赞。
救援队伍成立后,帮助了不少群众。2020年9月11日,孙博在卫育路齐鲁银行附近路遇一名找不到家的精神障碍患者。他及时联系救援队伍成员,经耐心询问后,将该患者平安送到家中。
“成立救援队伍,是希望能带动更多的人学习应急救援知识,并在关键时刻向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采访中,孙博向记者表示。
(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申东方)
新闻推荐
本报讯(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夏旭光通讯员姚晓楠)近日,临清市委党校组织临清市30名优秀青年干部,走进临清市第一中学的心理健康...
临清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清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