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扶持实现“私人订制” 聊城发放科技创新券背后的撬动效应

聊城日报 2020-12-24 11:26 大字

□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邹辉通讯员韩卫杰

“什么是最幸运的事?”近一段时间,如果将这一问题抛给聊城广大中小微企业,也许得到的答案会是3个字——创新券。这是聊城推出的一项科技创新扶持项目,拿到这张券,意味着企业在向指定科研机构购买服务时,可以获得政府财政资金扶持。

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力,但资金的缺口往往会成为制约广大中小微企业创新的瓶颈。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进一步激发中小微企业科技创新活力,聊城以“事前申请、事后兑换”的形式发放创新券,企业可以享受“私人订制”,根据自身的研发计划,灵活选择所需的服务类型,极大提高了市场对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拿着这一张创新券,聊城广大中小微企业便可轻松打开科技创新创业的大门。

政府买单让企业敢创新

“有政府给俺做后盾,创新的步子终于迈开了。”最近,聊城路兴农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明清心情不错,他递交的海棠果深加工项目顺利通过审核,得到了市科技局发放的创新券,首批扶持资金也已兑换到位。

对特色种植情有独钟的李明清,种植海棠多年,一直想延长产业链条,对海棠果进行深加工。可他手中既无资金,又无技术,只能“纸上谈兵”,无法付诸实践。今年年初,申请到科技创新券后,李明清的海棠果深加工研发项目终于顺利启动,研发的新品海棠果醋也即将上市销售。

帮助李明清通过自主创新实现二次创业的创新券,其实是聊城针对中小微企业经济实力不足、创新资源缺乏,而专门设计发行的一种创新“货币”。为真正体现创新券的普惠性,聊城在继续支持中小微企业和创业团队使用共享科研设施与仪器的基础上,将创新券支持范围扩大到合作研发、委托研发、研发设计、标准制定等科技创新服务。对依托本市科技服务机构进行科技创新活动的中小微企业及创业团队,在省财政给予60%补助的同时,聊城市财政将再给予30%的补助。

创新券是否真的好用?政府的承诺能否兑现?记者了解到,聊城创新券的资金都是从市级1+5新旧动能转换专项资金中安排,并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在坚持“谁受益、谁兑付”的原则下,聊城将创新券兑付周期由原来每年一次调整为每月一次,兑付时间也缩短为10个工作日。今年,聊城共发放创新券203张,涉及39家中小微企业,涵盖装备制造、医养健康、绿色化工、生态农业等新兴产业领域。

靶向投放扶持更加精准

轴承研发与制造产业是聊城特色产业之一,在制造业强市战略的引导下,不少轴承企业纷纷围绕产业链做强创新链,开展轴承产业技术前沿研发。临清市尚胜精密轴承有限公司一直想研发一款破碎机用长寿命调心滚子轴承,由于缺少关键检测设备和资金,研发项目举步维艰。企业向山东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平台提出申请后,不仅获得了创新券扶持资金,而且还得到了相关科研机构的技术支持。

尚胜精密轴承是聊城较早拿到科技创新券的企业之一,公司负责人(下转A8版)(上接A1版)告诉记者,聊城科技创新券的定位和导向非常清晰,为企业架设起了一条和科研机构合作的高速通道。今后企业将结合自身的产业领域,把创新券运用于高端轴承的技术研发上,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

尚胜精密轴承对科技创新券的评价,道出了聊城广大中小微企业的心声。聊城科技创新券的设计和发放始终坚持因企施策,点对点精准对接,让看上去很美的创新券,用起来照样给力。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聊城科技创新券的使用不搞“一刀切”,彻底改变了以往财政投入“大水漫灌”的模式,而是把更多的选择权利交给市场,把更多的“券面”设计交给企业,由企业根据需求确定研发内容,选择服务类型,真正做到了靶向投放,确保有限的扶持资金使用更加精准有效。

依托山东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平台,聊城科技创新券实现了网上在线发放、审核、统计分析和日常管理。只要加大科技研发投入进行技术攻关、购买科技服务的聊城中小微企业,经科技部门审核认定后,均可获得一定比例的资金补助。对咨询创新券的中小微企业,市科技部门定期进行随访,指导企业使用创新券,力争做到“事事有回访,件件有着落”。

为确保更多的创新型中小微企业获得资金扶持,市科技部门还将兑付时间倒推6个月,主动收集汇总辖区中小微企业近半年内已发生的创新活动检测报告,对符合创新券政策要求的检测业务,协助企业进行信息补录,使其能够享受创新券政策。

协同创新 “唤醒”沉睡资源

小小创新券却能换“真金白银”,不仅激发了中小微企业的创新创业活力,而且也将广大科研机构由创新的“局外人”变身参与者,“唤醒”了沉睡的科技资源,实现了创新链和资金链的有效对接。

近年来,聊城结合自身支柱产业、重点产品和产业集群布局,依托鲁西质检中心,加快建设了一批以国家级质检中心为龙头、省级质检中心和重点实验室为骨干的专业化实验室,可以较好地为广大中小微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提供技术支撑。聊城启动创新券发放工作后,鲁西质检中心主动加入山东省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平台,拿出最好的科技资源,为有技术需求的创新型企业提供“一站式”科技服务。鲁西质检中心工作人员王士东告诉记者,一张不起眼的创新券,却能“四两拨千斤”,将政府、科技载体、企业和创业者连接在一起,真正减少了科技资源的“空置率”,成倍放大了公共科技投入效能,提高了科技资源支撑创新的效率。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引导全市各类科研机构协助中小微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的积极性,最大限度提高财政资金购置科研设施与仪器的使用效率,聊城专门出台了《创新券使用管理办法》,强制性规定各级各类科研院所、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必须按规定在省仪器设备网注册成为会员,主动对外开展科技创新服务。同时,健全完善创新券使用服务管理制度,安排专职人员负责服务工作,公开科技创新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收费标准等信息,保证服务质量。对参与科技创新服务的市内科研机构,市财政将按符合兑现条件服务合同额的5%给予补助。

新闻推荐

﹃冬忙图﹄

聊城大地“农民不耕田,农机过冬眠,夏秋忙两季,一年闲半年。”这是过去农村群众一年生活的写照。但时下,他们在体会丰收的喜悦...

临清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临清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