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实际 彰显特色 解读临清市京华中学“双向选择走班”教学模式

聊城日报 2020-12-15 08:59 大字

□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英东通讯员齐观勇

教育是随社会发展不断变化的一项系统性工程,如何构建一套成熟、完整又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在临清市京华中学校长管瑞臣看来,既要在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框架中“修修补补”,也要进行一场与时俱进的深刻的“教育革命”。

近年来,临清市京华中学立足自身实际,聚焦学校整体、学生学情、教师教学等三方面进行“诊断”号脉”,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守正与创新,在不断地突破、反思中探索学校发展的新路径。

聚焦学校诊断探索发展新路径

学校自我诊断的根本,是为了学生发展。在临清市京华中学,学校的自我诊断分为三部分:学校整体诊断,学生学情诊断,教师教学诊断。

首先是学校的整体诊断。2018年,按照上级要求,学校开始采用随机派位的方式招生。2020年开始,学校又按照学生户籍地就近入学的要求招生。“一系列政策的变化,使得我们生源质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同时,学校体制也由民办公助体制转为公办体制。”管瑞臣告诉记者,招生政策和办学体制的转变,使学校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其次是学生的学情诊断。学情诊断是创建高效课堂的前提,教师及时掌握学情,可以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指导教学。”管瑞臣说,在教学中,只有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等,才能因材施教、高效教学。

最后是教师的教学诊断。学校原来的课堂教学的六大流程为:备、上、批、辅、考、评。但是随着新的招生方式的变化,学校对这六大流程进行了更细致、更扎实、更有针对性的调整。“生源的变化,使得我们的老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考虑降低重心,把原来的教学目标进行分解,更具体化、更可操作化。”管瑞臣说。

实施“魅力教育”创设育人新环境

环境变了,生源变了,学校的发展理念也要与时俱进。临清市京华中学提出以“魅力教育”为核心理念的发展思路,形成了学校现在“实施魅力教育,做最好的自己”的办学理念。

打造以“魅力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学校遵循“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彰显特色,凸现‘魅力教育’”的原则,确定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框架,即构建“一路、四园、六廊、一空间”整体框架。

着力塑造德育特色管理品牌。学校形成了“精品立教、精致育人”为特色的学校德育工作模式,构建了全员参与、全科渗透、全程育人的德育工作新框架。“原样交接”制度,是学校德育特色管理品牌。“‘原样交接’,顾名思义就是物归原样,做到完好交接。”管瑞臣介绍,“原样交接”的涵盖面很广,包括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各个细微处的方方面面。

关注全体师生心理健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步于2018年,经过两年的摸索、实践,围绕促进全体师生心理健康发展这一中心,学校将中学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工作重点,同时加强教师队伍的心理健康。“我们通过社团活动带动和超越自我训练营的开展,取得了明显成效。”管瑞臣说。

坚持以学定教打造教学协作共同体

“生源的变化,需要我们走出误区,以学定教。”管瑞臣告诉记者,正是基于对学校现在生源情况和学生学习情况的客观分析,临清市京华中学才决定创建“教学协作共同体”,实行“双向选择走班教学”模式。

2019年9月开始,学校在2018级学生中进行英语、数学走班教学的小范围试点,其中教学一部(试点级部)进行走班教学,教学二部(对照级部)没有进行走班教学。

经过一年的试行,教学一部的成绩整体优于教学二部。从2020年9月开始,“双向选择走班”教学模式在全校大面积推广。

学校采用以“大年级管理,小团队合作”为主,以超越训练营为辅助手段的做法。三个年级由原来的两个级部合为一个年级,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每四个班组建一个“教学协作共同体”,共同体内实施双向选择走班教学。

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可在单元考试、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后,根据阶段性测试的成绩调整走班班级。也可以根据学习效率,由学生提出申请,结合学生、家长和老师三方面的“学情分析”,充分尊重学生和家长的意愿,对走班班级进行微调。

“我们所有的改革,都遵循这个原则:一切有利于老师课堂教学,一切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一切有利于班级协作管理。”管瑞臣说,未来,学校将让教学管理的每一个环节更精细,努力创建“老师积极、学生幸福”的团结协作、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新闻推荐

聊城14320个家庭29个基层社区踊跃参与 以示范创建筑牢防灾减灾“防火墙”

□本报记者李梦肖会本报通讯员于学俊孙玉慧“日常用电知识、燃气灭火方法、事故发生后如何自救、逃生基本要领…...

临清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临清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